2)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窑变之器有三二为天工一为人巧_我的系统不正经娱乐圈的不正经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瓷居宋代名瓷之首,大件备受推崇,小件也成秘玩。

  “均洗高约二寸许,宽不过三寸,长不及五寸。马脚船唇,便于行匣。寂娱清秘,亦殊可贵。”

  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为庆祝慈禧太后六十寿诞,南河南阳镇总兵崔廷桂在神垕定制钧瓷九鼎,禹州知州黄璟亲到现场督办。

  在神垕,他看到这样的情景:人们于雨后的古窑遗址搜寻钧瓷残片,“得片瓦争相矜重”。

  20世纪6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对禹州城内钧台、八卦洞一带古窑遗址进行了发掘,认定这里是“官钧”产地,烧造于宋徽宗年间。

  以北宋末叶作为钧瓷繁盛期,衍化出了“钧瓷始于唐,盛于宋”的论述。

  业界更是推出了这样的宣传语:“钧瓷是御用珍品,封为‘神钧宝瓷’,每年钦定生产三十六件,其余全部砸碎深埋,禁止民间收藏。”

  只是,“宋官钧”的说法,一直面对着质疑。

  钧台窑的发掘,在方法、逻辑上有种种不足;

  浩如烟海的宋代文献中,找不到有关钧瓷的只言片语;

  甚至“钧窑”这个名称,也显然不可能产生于北宋年间。

  那个时候,钧州尚未出现,阳翟的别称是“韩城”,直到金代诗文中,方以钧台指代钧州。

  换言之,如果钧窑早在宋代就名扬天下,金、元、明三代的学者,何以置若罔闻?

  我国古陶瓷历史一直迷雾重重,钧窑更是我国古陶瓷研究领域最为神秘的窑口或窑系。

  比如钧窑何时何地创烧?钧窑何时被命名?

  进而言之,何谓钧瓷或如何准确定义钧瓷?

  烧造各式花盆、出戟尊等传世陈设钧器的钧台窑,或八卦洞窑是民窑还是官窑、是贡窑甚或御窑?

  后世所谓的官钧何时始烧、何时停烧?

  明代禹州神垕钧瓷,原产地一带到底是断烧还是延续?

  这些钧窑史概念与史实纠结,显现出钧窑历史研究的特殊挑战性。

  但是,不妨跳出这些纠结,暂且依从能够得到的事实。

  可以肯定的是,北宋覆亡前后,在禹州一带,具备当代钧瓷特征的瓷器,已经出现并被广泛仿造。

  它与汝窑青瓷有着天然的亲缘关系,以瑰丽的釉色赢得世人另眼相看。

  正如明人方以智所说:“均州有五色,即汝窑一类也,窑变则时有之。”

  或许,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这种窑变瓷尚未独立命名。

  南宋,了慧禅师开示道:“识机宜别休咎,未言先领,未举先知,始得。如适早脚跨方丈门,见瓷香炉相似。一见便知是北青窑变,价值多少,一言定当。”

  后世所说的钧瓷,不就是“北青窑变”么?

  窑变之器有三,二为天工,一为人巧。

  其由天工者,火性幻化,天然而成。

  瓷器生产中的奇异窑变,历代有之。

  钧州人探索并掌握了窑变规律,恣肆为之,为钧瓷开创出缤纷多彩的新境。

  这种新瓷上承宋代陶瓷技艺的巅峰,又在泥与水中揉炼,在风与火中涅槃,呈现出崭新的、强健的生命力。

  清代,唐英督办jdz窑务,仿古采今,集天下大成。

  他得到的57种釉色,直接来自钧瓷的即有十余种。

  玫瑰紫、海棠红、茄花紫、梅子青、骡肝、马肺……

  这些来自尘俗的名字,成为不可改易的经典。

  请收藏:https://m.xiaoni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