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4章 自大的斯大林_统御全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且是后话。

  ……

  德军五百五十万大军,在斯大林想不到的时间,发动了对苏联的全面进攻,德国从北中南三个方向,对区域内的苏军发动了闪电战。

  梦不知天的苏军被德国如此大规模的闪电战给彻底打蒙了,苏军各部指挥官,根本没有应对如此危局的能力,他们除了向上级呼救之外,就是下令枪毙一切敢于逃跑的士兵和军官。

  德军的大部队快速地对各区域内的苏军发动闪电钳形攻势,苏军各部队只能龟缩在一些相对坚固的防御阵地里面拼命呼救,等待他们的命运可想而知。

  斯大林部署在苏联边境的两百九十部队,除了人数比得过少点之外,其余都比德军战优势。

  比如坦克,苏联部署在边境的坦克有一万六千辆,德军才五千多辆,再说火炮,苏联部署在边境的火炮有三万二千九百门,德军才一万四千多门。

  另外苏军还占有地利上的优势,苏军早就在边境地区修建了大量的防御工事,他们还是本土作战,后勤补给也十分的方便。

  然而,德国空军和陆军却有着极为精良的训练和经验,在质量上的优势大幅抵销了苏联的数量优势。

  再加上大量具备经验的红军军官和指挥官在大清洗(1935—1938)期间被斯大林所杀害,三分之一的红军军官和几乎全部的高阶将领都被处死或流亡至西伯利亚,改以大批具备“政治经验”却毫无作战经验的军官替代。

  五名元帅就有三名遭处决,三分之二的军团和师指挥官也遭遇相同下场。总共加起来,被处决的红军领导人高达了30,000人。

  这造成了红军内部充斥大量年轻而训练贫乏的军官;举例而言,在1941年,红军的军官里有75%尚未任职超过1年。

  红军军团指挥官的平均年龄比德军师指挥官的平均年龄少了整整12岁,这些军官在战场上往往缺乏积极行动的意愿,而且很大一部分根本没有能力胜任其职位。

  大多数苏联单位在战争爆发时都保持和平时期的状态,这也可以解释为何苏联空军的战机都紧密排列在跑道旁(而非疏散开来),而被德国空军的轰炸部队轻易摧毁。

  苏联空军一直到战争爆发前都被禁止攻击德国的侦查飞机,而任由大量德军侦查飞机进入苏联领空勘测。

  苏联空军虽然拥有数以千计的战机,但大多都极为老旧,例如i-15和i-16,而先进的机型如米格飞机和拉沃契金则数量稀少。

  很少战机拥有无线电,拥有无线电的战机也极常故障,而缺乏讯息加密的设备则让德军得以轻易窃听。同时苏联飞行员的空战经验和技术都极为落后。

  红军部队的部署相当疏散而且未经准备,部队之间往往无法互相联系,而且也缺乏运输工具把有效战力集合起来。虽然红军有非常多先进的火炮,但这些火炮很多都没有配备弹药。

  火炮单位同样缺乏运输工具而无法迅速部署。坦克单位数量庞大且装备良好,但却极为缺乏经验和后勤支援,维修保养的水平也非常差劲。

  坦克单位往往被草率的送上战场,而没有任何燃油、弹药、或人员补给的安排。通常在经过一次作战后坦克便毁坏或报销了。

  在战前,苏联的宣传机器总是不断宣传红军的强大,宣称任何针对苏联的侵略都会被轻易击退。

  斯大林刚愎自用的个性使他无法接受任何逆耳的属下建议,加上他对于互不侵犯条约的盲目信心,在1941年初他越来越高估苏联的实力。

  在1941年春季,斯大林的情报机关不断的发出德国即将展开侵略的警告,但都没有被斯大林重视。

  尽管斯大林和其幕僚也意识到攻击的可能性,但由于斯大林对于红军实力的迷信,斯大林决定避免挑衅隆美尔。(。)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请收藏:https://m.xiaoni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