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零二章:就藩之路,两大郡城_从宗正寺走出来的千古一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间教导子女。

  也正因此,王秋瑾本身的学识并不比那些大户人家的嫡女差。

  许奕微微点头道:“河东郡、河南郡、河内郡,三郡并称三河地区,乃是准京畿之地,此言并不虚假,但娘子却忽略了他们为何会成为准京畿之地。”

  ‘为何会成为准京畿之地?’王秋瑾低声喃喃一句,随即快速于脑海中搜寻自己看过的书籍。

  见王秋瑾陷入沉思,许奕缓缓放下车帘默默等待起来。

  王秋瑾能够上进求学,许奕内心深处其实是喜闻乐见的。

  毕竟,谁也不希望自己明媒正娶,八抬大轿抬进家门的女人是一个蠢货。

  尤其是到了许奕这种身份的人,对内宅自是格外重视的。

  无他,除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那便是后代的修养。

  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无论什么时候,孩子与母亲在一起的时间总是最长的。

  而母亲在一定程度上,便相当于孩子的第一位老师。

  亦是最重要的一位老师。

  母亲的言传身教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影响一个孩子一生的。

  王秋瑾沉思片刻。

  片刻后王秋瑾抬起头郑重道:“妾身明白了,河东郡之所以与河南郡、河内郡并称为准京畿之地,无外乎两点。”

  “其一,在于河东郡的地理位置,”

  “河东郡向西与关中平原仅仅只隔了一条黄河,”

  “河东郡向与河洛等地也仅仅只是隔了一条黄河。”

  “若是乱世,无论是关中政权走向中原,亦或者中原政权收复关中。”

  “再或者为了防范北方匈奴等政权沿着晋地走廊南下,都离不开河东郡。”

  “也正因此,河东郡便成了兵家必争之地。”

  “其二,河东郡内水系繁多,又是古晋地最靠南的农业区。”

  “种种因素注定了河东郡农业的发达,而产粮多便意味着人口多,郡内便会呈现繁荣昌盛之势。”

  “而人口与经济又是左右战争的一大因素。”

  “想来定是如此,河东郡才能与河南郡、河内郡并称为三河地区,准京畿之地。”

  许奕嘴角微微上扬,点头夸赞道:“娘子好见识。”

  事实上也正是因河东郡的地理位置于大局至关重要,许奕方才会尽最大可能地走完整个河东郡。

  王秋瑾闻言娇笑一声,随即微微皱起眉头不解道:“可此地既然如此重要,又为何会有那么多面带饥色的百姓呢。”

  许奕收起笑意,平静问道:“可还记得咱们来时走的道路?”

  “来时走的道路?”王秋瑾低声喃喃道。

  几息后,王秋瑾勐地睁大双眼,惊喜道:“我明白了,驰道!是因为驰道!”

  正是因为河东郡的特殊位置,以及其郡内繁荣昌盛。

  历朝历代开国皇帝在取得关中亦或者洛阳城后,都会第一时间拿下河东郡。

  而拿下河

  请收藏:https://m.xiaoni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