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六十九章:改良军备,另类甲胄_从宗正寺走出来的千古一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先安答应一声,随即轻轻推开书房门迈步走了进来。

  十余息后。

  杨先安轻轻闭合书房门,立身于许奕两步外再度拱手行礼道:“六爷。”

  许奕微微点头,随即示意杨先安上前入座。

  待杨先安缓缓入座后。

  许奕抬头看向杨先安吩咐道:“辛校尉发来文书,言王大营内近半新卒缺少过冬衣物。”

  “即日起,着老五家商行于上谷郡、渔阳郡、广阳郡、涿郡、代郡,五郡内购置御寒棉衣一万五件套,被褥等物一万五千套。”

  “此外,寻百名精明伙计,五百王大营士卒,另组一商队携银二十万两至关中。”

  “于关中大举收购棉花一物。”

  话音落罢。

  杨先安迅速拱手行礼道:“遵令!”

  其之所以下令于两千余里外的关中地区收购棉花。

  无外乎一点。

  那便是现如今的大周王朝,除关中地区大规模种植棉花外,其余地区即使种植棉花,也多是以一种观赏物来种植。

  故而其数量可想而知。

  而关中之所以大规模种植棉花。

  其背后自然离不开许奕的推波助澜。

  若不是其在关中赈灾期间,趁雨雪交加之际,于户部求得大量棉花,用以制作棉衣、棉被御寒。

  怕是棉花一物,至今仍是大户人家用来观赏的奇植。

  此后的以工代赈过程中,许奕更是多次向关中灾民发放棉花种子,令其家家户户挑选出一亩贫瘠之地种植。

  并约定待冬季来临时寻人以粮食之价收购。

  可见,自那时起,许奕便已然再为就藩做准备。

  而这个时代广义上的棉衣,被褥等物。

  其名虽为棉,但其内所填充的皆是麻、葛之物。

  其御寒效果自然无法与棉花相提并论。

  燕王府承运殿偏殿书房内。

  端坐于太师椅之上的许奕微微定神。

  随即继续吩咐道:“此外,于沮阳城内寻一大小约五十亩的空地。”

  “于那空地之上兴建一工坊。”

  “待棉花一到,即可于城内雇佣女工用以缝制棉衣棉被。”

  杨先安闻言面色一正,随即拱手行礼道:“遵令!”

  许奕微微点头道:“去吧。”

  “是。”杨先安缓缓起身拱手行礼道。

  待杨先安的身影彻底消失于偏殿书房后。

  许奕缓缓起身端起一杯清水倒入砚台之中。

  随手拿起墨锭于砚台内缓缓研磨。

  边研磨边于脑海中回忆着前世所看过的有关于珍妮纺纱机与飞梭织布机的所有记忆。

  诚然。

  这个时代同样有着各式各样的纺纱机与织布机的存在。

  但现有的纺纱机与织布机无一例外,皆效率过慢。

  而珍妮纺纱机与飞梭织布机,即能节省成本,又能提高效率。

  如此种种,何乐而不为之?

  片刻后。

  许奕顿住手中那不断研磨的墨锭。

  随即取过一张洁白的宣纸,缓缓平铺于书桉之上。

  待一切就绪

  请收藏:https://m.xiaoni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