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章 一觞一咏,游艺骋怀_少姝的山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忘形,思绪明敏,语速如飞。

  他反过来细看父亲姿容,其松泛宽舒,非平日悬心公务之态可比。

  “若早些年回来,想必未能如此,你父亲他也算是衣锦还‘乡’,可慰师友了。”这是刘氏对夫君的理解。

  贾敏求冁然而笑,只引了句《登楼赋》舒怀:“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

  (“人情”句:出自王粲《登楼赋》,意即人思念故乡的感情是相同的,岂会因为穷困还是显达而表现不同。王粲,东汉末年文学家、官员,“建安七子”之一,太尉王龚曾孙、司空王畅之孙。)

  贾飏不由地瞪大眼,看来,界休确属父亲心中念念不舍的第二故乡。

  “来,赶紧用些茶水,哦,这些瓜果是特意为你留的。”担心贾飏奔袭回来干渴了,刘氏一迭声催促道。

  贾飏端起茶盅到唇边,轻嘘着吹走热气,舒舒服服地深吸了一口,目光落在桌面的灯盏上,那里,只摇曳着一朵灯火。

  春日里复苏的三两小虫,欢快地围着灯火追舞,灯盏的纱罩上,还停着两只身形稍大些的飞蛾,似乎倦意萌生,懒懒地敛翅爬着,纹丝不动。

  贾飏十分钦赏母亲对弱小飞虫的怜惜。

  他曾经问过:“母亲为何学佛?”

  “还不是为着你。”刘氏每每这样回答的时候,目光悠远而慈祥,语气感叹且满足。

  她还有个行而不辍的习惯,每日早起,先将源头活水供于佛前,第一杯清水,总是端给儿子饮用,据她的说法,这是供过佛的清泉,可以保佑人逢凶化吉,遇难成祥。

  眼神瞟过,见桌上摆了一对簇新的白釉铁锈红山水玉壶春瓶,贾飏笑了:“看来母亲今日‘斩获’颇丰。”

  “臭小子,食言而肥,哪儿还能等到你陪我逛集呢。”刘氏揶揄道,“不过,人一老,眼也花了,才到集上,触目见琳琅陶器,美不胜收,有机会你也该瞧瞧。”

  贾敏求似笑非笑,冲儿子挤挤眼,意思是看,还真让你说着了。

  刘氏丝毫未觉,回味无穷,捂着嘴笑道:“我想着,难得赶上了过节的好意头,还是买吧,结果就是没完没了,最钟意的,就是这对春瓶了。”

  “母亲说得对,看见顺眼的自然要买,若是犹豫忍住了,不等于白来了么,也免得日后牵记。”贾飏斩钉截铁道,坚决支持母亲。

  “唉,回来才发觉,挑了半大天,居然有件是带瑕的。可惜了了,我还盘算着中秋时用它们插花献月亮。”刘氏指着其中的一只瓶子,面色带着几分懊恼。

  “是么,”贾飏诧异地近身来看,小心将那瓶子捧在手中,徐徐地转动着,“何处有见瑕疵啊,我竟瞧不出来。”

  刘氏指一指瓶口:“喏,在这里,不仔细极易忽略,还是丫环们眼尖,擦洗的时候发觉的。”

  “呵,”贾飏可算是看

  请收藏:https://m.xiaoni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