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9章 大眼目_少姝的山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忍无可忍地大声分辨道,没法子,他倔头倔脑的脾气给激将上来,回回要“中计”,不是瞪眼就是鼓腮的,说话间用力挥搅敞袖,那较真儿的模样越发惹笑。

  众人就这样打趣着幺弟,略为整饬衣衫,一齐步上数十级台阶。

  先穿前院“过殿”,大家已不约而同地收收心,更不闻喧闹之声。

  此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硬山顶,黄绿琉璃剪边,山墙前檐饰以砖雕绿彩,图案多为狮子滚绣球、麒麟、缠枝莲、水波纹等吉祥纹样,动静相宜。

  (绿彩:传统釉上绿彩系从铜绿铅釉发展而成,两者都以铜为主要着色元素。我国在汉代就已发明铜绿铅釉,唐三彩上的绿釉即为铜绿铅釉。)

  过殿门之左侧,塑有一面八字型影壁,当中镶嵌着古法琉璃制成的“二龙戏珠”,水波荡漾间,盘龙上下对峙,摇头翘尾,悠然自得,黄、绿、蓝三色华彩似浑然一体,浓重古朴,令人驻足惊叹。

  兄妹们接着往上攀登,步入后院,来到位于东面的源神庙正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大殿单檐悬山顶,椽铺玳瑁,雀替镂雕,青黄相间的脊饰及吻兽美轮美奂,殿前两侧各立了一排古柏,冉冉生香。

  (雀替:雀替是中国建筑中的特殊名称,安置于梁或阑额与柱交接处承托梁枋的木构件,或为纯装饰性构件,又称为“插角”或“托木”。)

  回头望去,通道之上的戏台“鸣玉楼”及六角攒尖顶的钟鼓二楼皆是静雅无声,通道左右各有两孔窑洞,是庙祝等修行山人们居住的“云房”。兄妹诸人在院中漫游四顾,低声悄语时,正有一位青衣道士步出,面色恬淡祥和,见到他们遥施一礼,也无多话。

  月台前檐,是厚重石刻的望柱与围栏,踏道两侧各有石狮一对,望柱之上雕有小狮子二十只,东西相对,神态各异,灵动轻盈。

  (月台:在古时建筑上,正房、正殿突出连着前阶的平台叫“月台”,月台是该建筑物的基础,也是它的组成部分,由于此类平台宽敞而通透,一般前无遮拦,故是看月亮的好地方,也就成了赏月之台。)

  终于步入正殿,香客们皆屏息静气,鱼贯雁行,门边错身之际轻轻低头致意。

  之前子猷特意嘱咐过弟妹们:祈祝时务须一念寂然,脏腑清净,先双手把香平举至胸口,是谓“心香”,再将香举至眉宇高,是谓“叩天关”,此时心中所思会随烟云直上九重,谓之“通天”,最后,把香敬入铺满稻谷灰的香炉,谓之“达地”,一丝不苟,方能应和先天后地,通天达地之境界。

  大家依次序站定,向殿中供奉的尧、舜、禹彩像敬香稽拜。

  “古圣先贤在上,请受郭门子弟一拜。”

  上过了香,一双双清澈的眸子望向神像,崇敬满溢,久久凝

  请收藏:https://m.xiaoni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