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7章日子好起来_登基吧!大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过来,让各人心中都凉了一大捷。

  “这货物要是砸在手了,家里的婆姨还不跟我翻脸!”马卷坐在摊位后,愁眉苦脸。

  就在这时,身旁忽然有人喊道:“来了,客人来了!”马卷闻声,连忙站起身来,只见远处一队大兵,肩抗手提,腰间挂着大串的铜钱走过来。

  一瞬间,各个商贩立时两眼冒光,纷纷走出来招揽客人。马卷上前,

  “客人,来这里看看,锅碗瓢盆,还有粗布,什么都有。”曾大牛领的赏钱不多,只有一贯,不过家里地多,粮食够吃,于是咬了咬牙,走到摊位边,果然看见坛坛罐罐,什么都有,便指着粗布道:“这什么价。”马卷连忙笑道:“客人,一尺十五文。”曾大牛觉得并不贵,价格还算合理,想着媳妇两年没做过新衣便道:“给我来五尺!”

  “好嘞!”马卷动作麻利的给马卷裁剪好布匹,周围的小商贩,也招揽到了各自的客人。

  这些军士身上,都挂着几贯铜钱,一下子有这么多钱,纷纷报复性消费,将家里缺少的东西,恨不得一下买齐。

  曾大牛在马卷的摊位上买了几尺布,一些锅碗瓢盆,还给媳妇拿了合胭脂,总共才花费不到四百文,于是又花了两百文,从赶集的百姓手中,买了点鱼、肉,便兴冲冲的回家了。

  在曾大牛走后,领了赏钱的军士陆续出营,马卷的货物很快就销售一空,只剩下两个装满铜钱的陶罐。

  曾大牛的家,在城南郊外,一个屯堡内。因为面对蒙古骑兵的威胁,赵泰鼓励百姓建堡屯田。

  不过,建造堡垒,花费巨大,藩府没有拨款,全靠各宗族自己建造,所以堡垒的情况,便参差不齐。

  曾家堡内里面住了十几户人家,且都是军户,每户家里都有一人从军。

  此时,曾家堡的土墙,还没建造好,只完工一半,堡内的老人、妇女、儿童,都在河边搅和着泥土,做着土砖。

  “娘,阿爹回来了!”玩泥巴的孩子,指着远处。正忙活的男女老少,纷纷站起身来,看见曾大牛一行人,扛着大批物资回来。

  族长见此,随即笑道:“今天就到这里了。大家赶紧洗洗手,去迎接一下。”一群人忙在河里洗了洗,便小跑着迎接上去,妇女们看着自家男人,身上扛着货物,腰间挂着铜钱,顿觉自己男人威武不凡,一个个立时喜笑开颜。

  曾大牛被媳妇迎回家,将东西放好,拿出布匹和胭脂,

  “娘子,这个给你,这两年你辛苦了。”他媳妇接过来,心里高兴的紧,嘴上却埋怨道:“孩儿他爹,你花这些钱做什么,家里要开支的地方,还多哩。”曾大牛将剩下的四百文交给她,笑道:“娘子你放心,上官说了,以后每个月,我都有一贯军饷,上了战场,有斩获另算。你知道么,麻子这次领了三贯,下次你相公我也会带这么多钱回来。这几百文你先花着,家里需要什么,就买什么,不用担心钱的问题了。”另一边,马卷收摊,回到家,颇为神气的将两大罐铜钱,往桌上一放,声音比以往高了三度,

  “婆娘,给我打盆水来,老子乏了,要烫个脚。”屋里忙活的女人听了勃然大怒,拿着擀面杖出来,便要收拾马卷,可看见桌上两大罐铜钱,立时就换上笑脸,不敢相信,

  “相公,这是今天挣的?”马卷扬眉吐气,

  “不错,你点一贯钱,再多拿一百文,去还给老泰山,免得我看他脸色,剩下留一贯我做本钱,其余都给你保管起来。”

  请收藏:https://m.xiaoni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