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58章 番外篇(六)五大案_家兄朱由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古骑兵迅速镇压。

  到天启三十年时,阁臣沈廷扬估计在过去十年的时间里,莫卧儿下降了最少一千万人口。

  不仅仅是莫卧儿,就连印度厮当诸藩的土民人口也从三千四百多万,下降到了两千七百余万。

  与之相比,印度厮当诸藩的国民数量增加至四百七十万。

  这仅仅是印度厮当的情况,相比较下,利未亚的情况好上许多。

  经南昆仑监察使司陈子壮上奏,利未亚诸藩国民数量达到二百三十万。

  由于耕地不足,因此并未吸纳土民,所以在有城镇的地方,汉人的数量可以达到90%,剩下的不是印度和瀛洲的移民,就是大明国内迁移而来的少民。

  另外,天启三十年齐国对唐吉淮三藩出口粮食达到了四百万石,承担了三国20%的粮食缺口。

  至于齐国,由于没有监察使司负责监督,因此内阁只能从齐国每年的上疏中了解齐国的情况。

  天启三十年,齐国国民总数约八百六十万,约占百姓总数的34%,齐国百姓总数为两千五百三十万人。

  同时,齐国耕地数量在天启三十年突破一亿亩,达到了一亿余七百八十万亩。

  大约七年的时间,齐国耕地数量增长了三倍,年人均口粮达到了七百二十斤,肉蛋奶达到了年人均六十二斤。

  大明效仿齐国的统计情况,将北直隶地区作为统计对象,最后得出大明年人均口粮八百一十九斤,肉蛋奶年人均二十一斤。

  主粮上,大明相比齐国依旧占据优势,但在齐王朱由检写给皇帝朱由校的家书中,朱由检明确说过:

  “主粮四百斤是保障一个人活着的最低限度,低于这个就会饿死人。”

  “但官员们也不能因为达到了这个限度而沾沾自喜。”

  “如果想让百姓安居乐业,年人均粮食不能低于六百斤,齐国和大明是目前世界各国唯一超过这个标准的国家,但我们不能懈怠,因为百姓的要求会随着时间而不断变高。”

  “此外,国朝百姓的年人均肉蛋奶量太低,国朝没有齐国这样半原始的野外环境,因此必须早做打算。”

  “国朝五年计划,眼下已经进行到了第二个,但是距离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年人均肉蛋奶二十五斤目标还遥遥无期。”

  “国朝拥有世界上近五成的草原牧场,但是国朝并未好好利用。”

  “如果利用好南洲、漠东、泰西三省的优质牧场,哪怕无法在第二个五年计划中完成肉蛋奶目标,却能在第三个五年计划中,将第二、第三个五年计划一起完成,达到年人均四十斤的肉蛋奶量。”

  看着手中的信,朱慈燃微微颌首,而在他面前,已经四十六岁的朱由校则是坐在乾清宫龙椅上俯视他:

  “你叔父说的不错,南洲和漠东、泰西三省的牧场我们还没有利用起来,这件事情就交给你去做

  请收藏:https://m.xiaoni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