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百七十五节 沈阳会战(7)_穿越之大民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卷抗日烽烟]三百七十五节沈阳会战(7)

  三百七十五节沈阳会战(7)

  指挥部中的赵书礼连打了好几个喷嚏,都已经五月了,但是对于塞北的天气来说其实还算是春季吧,今天又刚刚下了雨,是有点凉了。

  “司令没事吧?”

  高千川给赵书礼倒了一杯热水关切的问道,昨夜赵书礼一夜未眠,他在听取经济、税务、财政三个部门对经济工作的报告。最近物价涨的有点猛烈了,开战初始物价就开始涨了,但是那时候还是良性的,基本上是因为战争的带动塞北各个产业开足马力的生产造成的膨胀,可是后来就变得不可控制了,尤其是南京失陷后,日军从东北到广东在沿海发动了全面的攻势,又切断了外来的进口,导致了物资相对的短缺起来,各种物价飞涨,塞北的物价已经涨了一倍,而中央军统治区物价涨的更厉害。但是中国这时候还算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理论上来讲,进口断绝不会对经济造成这么大的影响。

  各个部门调研结果表明主要有三个方面因素造成了塞北的物价问题,第一是大量外来人口涌入,自从开战以来已经有一千多万人通过各个渠道涌入塞北,人带来的自然是市场,自然要消耗物资,自然会造成物价增涨,就像现在的租界,由于其他地方被侵占,租界也是一片物价增长,房价、食物价格、工资水平都在涨,倒是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繁荣;第二个因素则是开战以来大量的物资进入军事领域,而民用市场短缺引起了通胀;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民众心理的恐慌情绪,塞北军的宣传确实让民众认识到了这次战争不是普通的战争而是一次全面的战争,可是打消了民众不紧张的情绪,却让他们担忧了起来。

  最终三个部门联合决议,相互配合控制物价。

  法律上也要通过相关的对策,起草一部物价冻结法案。规定战争期间,有关民生的,粮食、衣物等基础商品价格以1940年为标准,上下浮动不得超过百分之十五,而钢铁等关乎军事的物资,还要由整府成立一个专门的调配部门进行分配,这些东西即便是有钱也是买不到的。同时采用其他金融手段来调控,比如使用大量发行债券而不使用直接饿印刷纸币的方式来筹措资金,这等于从市场上抽取流通性,尽管对经济是有负面影响的,但是此时是战时维稳其实是第一位的。

  “好了,我没事,休息休息就好了。”

  喝完水,又吃过早餐,陈驰到指挥部的那张床上睡了,战争一开始这张临时性的床到像是他的宿舍床铺了。

  ??????

  这一觉睡的长,直到晚上才醒来,而这时候众多军官都还没走,反而是聚在一起积极的讨论着。

  “什么事这么热烈,

  请收藏:https://m.xiaoni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