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零八章,登门_那一年197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长过奖了,东方集团虽然这两年发展的不错,但也不过是无根浮萍而已”,姜斌面带微笑,但却出口惊人。

  “哦,为何这么说”,包括马士元在内的众人,瞬间来了兴趣,他们还是第一次遇到,这么说自己家公司的。

  “东方集团不是代理别人的产品,就是以进出口贸易为主,根本没有自己的核心业务,可替代性太强,遇着好时候可以一飞冲天,要是天时不对,随时可能关门。”

  姜斌也不怕露底,组织了一下语言,就把公司的内部情况,毫无保留的向众人介绍了一遍,当然,他并没有透露东方集团代理的业务也是自己的。

  众人还真以为,东方集团就如他口中说的那般不堪,岂不知只是左手倒右手而已。

  马士元听的很认真,不时点了点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代理别人的业务确实不是长久之计,凡事还是需自身努力。打造自己的核心业务,这一点我还是非常赞同的,硅谷那么多企业,任何一家都是从自己的核心业务上发展起来的。”

  “不错,我就是这个意思。这也是我准备捐赠贵校五千万的原因”,姜斌开始进入正题,直截了当的说道。

  虽然众人事前有所了解,但当听到五千万的数字,还是有些吃惊,不禁都把目光放在了姜斌身上。

  这可是建校以来最大的一笔捐款,连港大和中大都没有收到过这么多,马士元强压着心中的激动,“听霍小姐提过,不知具体是个什么情况?”

  姜斌倒也没有藏着掖着,清晰的解释道,“我们想要发展自己的核心业务,因此有意向与理工学院进行合作。而五千万港币的捐赠是准备给双方未来的合作项目,投入的首批研发资金。”

  “首批?”马士元敏锐的注意到了姜斌的这个用词,“五千万可不是个小数目,你们真的愿意拿出这么大一笔钱进行研发?”

  校企合作,学校出智力、企业出资金,共同进行某些项目的研发,这在欧美大学是很普遍的事情。只有那些企业不感兴趣的基础学科研究,学校才需要去向政府申请专项资金。

  但在香港,这样的产学研合作却是十分的罕见,这也是由香港的社会结构决定的。解放前,香港一直是作为一个转口贸易存在的,随着朝鲜战争以后,英国当局在美国的压力下收紧对大陆的贸易政策,香港的转口贸易迅速衰败,被迫走上第一次经济转型。

  当时因为解放战争,大量资金和技术从大陆涌入香港,香港的纺织业迅速崛起。但包括纺织、制衣,以及六十年代兴盛的玩具产业、塑料产业,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基本没什么技术含量。

  即使七十年代普遍兴起的电子产业,香港的电子厂也普遍位于产业链的最底层,负责技术门槛低的装配工序。

  因

  请收藏:https://m.xiaoni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