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五十七章 铁 托_866_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加利亚、希腊、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和匈牙利五国共产党的领导权,不但实力大幅增强。而且使得南斯拉夫游击队在最困难的时期可以出国作战来打破敌人绞杀的图谋,将整个巴尔干地区的反法西斯活动统一了起来,这可就不是区区二十万德军能够镇压得下来的了,至于那些伪军与仆从军,在很多时候几乎就是专门给巴尔干游击军送武器乃至兵员的

  后来轴心国虽然靠着不断增兵勉强控制住了局势,但是要想让巴尔干燃起的烽火熄灭,却也并不容易。而包括30万德军精锐在内的100多万轴心国军队被巴尔干地区的游击战死死牵制住,很自然地对二战局面、特别是苏德战争的局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这一点来说,斯大林当初坚决的放权功不可没,但是因此促成了战后“巴尔干联邦”的崛起,却又是他人生中最大的恨事之一

  就在两大阵营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东方的中国却继续安享和平,新中国政府和人民群众并没有浪费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在挺过前一年的困难之后,1943年中国的工业迎来了爆发性的大幅增长,全年工业总产值同比增加30%以上,按照官方汇率折换成美元的话,总值接近150亿美元,这个数字已经与占领了大片土地而国力大增的日本相差无几,与大片国土沦陷的苏联不相上下,超过了受到重创的英国,一跃成为了shijie前五的工业大国(但工业总产值还没超过农业总产值,所以中国依然不能算是工业国。),而主要工业品的产量增幅就更是惊人

  在全国掀起路桥建设高潮的有利条件下,1943年不再因为缺水而被迫限产、释放出了大量产能的中国钢铁工业出现了爆炸式的发展,全年粗钢产量同比增长超过50%,首次突破了900万吨大关,继续稳居shijie钢产量第六位,并大大缩小了与前面五个国家的差距。

  之所以增产如此迅速,甚至远非历史上的中国可比,这主要得归功于氧气顶吹转炉jishu的成熟和推广。历史上前30年里因为苏联没有转让这项关键jishu,中国的钢铁生产长期依靠效率低下的平炉,同等投资获得的产能仅有氧气顶吹转炉的1/3到1/5。

  而等到中国彻底掌握这项jishu并开始大量推广后,当时中国的钢产量已经有一年几千万吨了,基数大了,增长率自然也就不可能再有那么夸张了,而淘汰落后产能也令数据不可避免地有所缩水。

  与之相比,如今的中国钢铁工业基数还不算大,同时因为shijie大战的特殊环境,并没有淘汰落后产能,因此转炉投资省、建厂快的优势就变得特别明显,再加上很多的产能其实在1942年就有了,只是当时缺水被迫限产而没能变成产量罢了,这些全都集中到1943年爆发出来,增长率的数字夸张一点也是可以理解的(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xiaoni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