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7章 就你特么姓樊?_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17章就你特么姓樊?

  在田蚡和无盐忌二人这番交谈过后,关中最大的子钱商人无盐氏,和关中最大的粮商——长陵田氏,便在汉太祖高皇帝刘邦的长陵邑,就‘今、明二年,不插手关中粮食生意’一事达成一致。

  关中最大的子钱商人、粮食商人,都决定不插手这次的事,无疑是在其余各路商贾心中,泼下来一盆冷水。

  ——这么赚钱的买卖,无盐氏、长陵田氏都避而远之?

  这里面,别是有什么不为人知的······

  带着这样的想法,商人们在简单地思考之后,便都各自找上了自己的靠山。

  而在这些靠山看来,这桩买卖,却无疑是有些过分吸引人了。

  “一百钱一石?”

  “看清楚了?”

  “真是一百钱一石?”

  ···

  “一百钱一石······”

  “自太宗孝文皇帝三年至今,关中的粮价,可从不曾超过七十钱一石啊?”

  “就连‘平价粮’,都要卖一百钱一石的话,那等明年开春时,关中的粮价······”

  “嘶······”

  在那封相府公文发出之后,尚冠里不知有多少家公侯贵戚,发出了类似的惊叹。

  确定那封由刘胜为主导,且章、印齐全的相府公文,明确写有‘开太仓,以每石一百钱出售平价粮’的内容之后,公侯群体的反应,便又走向了渭泾分明的两个极端。

  “农为国本,粮为民本;”

  “粮价,关乎到宗庙、社稷的安稳,自也就关系到我们这些元勋功侯的后代,能否继续显贵。”

  “嗯······”

  “我辈和宗庙社稷荣辱与共、生死与共。”

  “这个钱,赚不得!”

  “——非但赚不得,还得再想想办法,找点粮食运来关中······”

  尚冠里上百家功侯中,有这么五六家聪明人,带着这样的想法,将亲信乃至子嗣派往关东,试图从自己的彻侯封国,往长安运粮。

  也只有这五六家聪明人,清楚地认知到了自己,和刘汉社稷的紧密联系。

  剩下的公侯贵戚,虽然也有过半决定不掺和这件事,但他们的动机,显然就没有那五六家‘聪明人’来的高尚了。

  “这次的事,关乎到公子胜能否得立为储,太后、陛下,恐怕都不会允许有人,破坏公子胜的大计。”

  “虽然这粮食的利润,实在是让人心动······”

  “啧,罢了~”

  “就当是给将来的储君太子,表示一下亲近之意吧。”

  “免得将来,再被秋后算账······”

  这,是公侯群体的主流想法。

  即不很高尚,也算不上卑劣,仅仅只是出于保全自身、保全宗族,而做出这么一个保守的决定。

  但老话说的话:再精英的群体,也总会混进几个蠢货。

  更何况如今,尚存于汉家的元勋功侯,基本全都是开国元勋的

  请收藏:https://m.xiaoni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