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9章 君心难测啊~_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29章君心难测啊

  天子启四年的大朝仪,结束了。

  通过上午的朝仪,汉家也算是定下了未来一年,乃至整个天子启在位期间,汉家的施政重心。

  ——以吴楚之乱平定为基础,按部就班的推进《削藩策》《治安策》,稳步扩大平定吴楚之乱的胜利果实;

  花费十到二十年时间,彻底解决宗亲诸侯尾大不掉、割据地方,对长安朝堂中枢带来的威胁、造成的隐患。

  于此同时,尽快恢复被吴楚之乱破坏的社会生产秩序,重新回归到‘休养生息,低调攒钱,为决战匈奴做长远准备’的主体方针。

  至于刘胜提出的‘削夺诸侯王自主任命官员的权力’的提议,天子启虽是一笑而过,但也没忘提上一嘴:诸侯王相、太傅,本就该由朝堂任命;

  只是过去这些年,仁慈的先帝纵容吴王刘濞、楚王刘戊、齐王刘将闾之流,才让这个规矩遭到了破坏。

  就这么浅浅提了一嘴,朝臣百官便福灵心至,争相出身奏请。

  最终,朝臣百官共同论定:将诸侯王相、王太傅的任命权,再次收归朝堂中枢。

  所有人都知道:这,只是个开始。

  在诸侯王相、王太傅之后,诸侯中尉、内史,乃至二千石级别官员的任命权,也肯定会被次序收归中央。

  当然,除了收回诸侯王相、王太傅的任命权之外,天子启也没忘借着这个机会,进行几个不痛不痒,却也足够朝野内外玩味的改变。

  ——改诸侯王太子,为王世子;

  ——改诸侯王相为‘相’,而非过去的‘丞相’‘国相’;

  ——改诸侯王太傅为‘傅’;

  ——改诸侯王太仆为‘仆’;

  ——改诸侯王中尉为‘尉’;

  ——改诸侯王少府为‘府’。

  一长串看似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只是不再那么有逼格的称谓改变,却是将天子启的野心,毫无遮掩的展露在了天下人的面前。

  削藩,并没有结束。

  吴楚之乱,也仅仅只是开始······

  上午的朝议结束之后,天下各地赶来长安的计吏,便有序退出了未央宫。

  未来的两个多月时间,这些计吏便一直会待在长安,随时做好‘被相府召去核验数据’的准备;

  到了下午,百官又跟随天子启,分别祭拜的长安城南郊的社稷,以及南城门内的太、高二庙。

  等所有的事情忙完,时间已经到了黄昏时分。

  于宣室殿辞别天子启,三两成堆的走在宫道之上,劳碌一天的公卿百官们,却仍不忘交头接耳的,谈论今天的所见所闻。

  至于谈论的核心,自然是第一次‘出现’在朝堂之上的准太子:刘胜无疑······

  ·

  “过去,只听说公子胜忠孝无双,侍母极孝;”

  “却没想到如此纯孝之人,对待宗室族亲,居然如此狠心?”

  “——是啊~”

  “——开口就是

  请收藏:https://m.xiaoni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