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83章 万众一心_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83章万众一心

  刘胜没有屈服。

  即便来者是匈奴八柱之一、右贤王最忠实的臂膀、单于本人最信任的护卫队长:当代呼延部族族长,刘胜也依旧拒绝了匈奴单于庭的所有要求。

  拒绝和亲;

  拒绝承认春天的战争,是汉匈双方之间的‘小误会’;

  拒绝接受挛鞮军臣那极具挑衅意味的‘礼物’;

  当然,也拒绝向匈奴单于庭,继续发出保护费性质的‘礼物’。

  ——交了保护费,那总得被‘罩着’吧?

  过去这些年,汉家的保护费那是一点没少交,可挨揍的事儿也是一点没减少!

  偏偏汉家挨得揍,罪魁祸首也正是保护费的收取者:匈奴人。

  这还说什么?

  交保护费要挨揍,不交保护费也要挨揍,那还交个棒槌?

  很显然,对于汉家的反应,整个匈奴单于庭,都没有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

  对于太皇太后如此信任刘胜,愿意放权给刘胜独自处理这次外交交涉,匈奴单于庭没有准备;

  对于少年天子如此强硬的姿态,匈奴单于庭没有准备;

  对汉室上下的众志成城、对东宫两位太后之间的相敬如宾,匈奴人,也同样没有任何心理准备······

  在刘胜明确表达‘你白来了,滚回草原去吧’的意图之后,呼延屠也并没有就此作罢。

  一步步退让、一点点妥协,从最初的趾高气昂,到后来的小心翼翼,生怕又刺激到刘胜这个愣头青;

  到最后,呼延屠的请求,已经只剩下‘按照过往惯例,再行和亲’。

  甚至就连保留节目:陪嫁货物,呼延屠都在自己的权力范围内,做出了很大的让步。

  但最终的结果,是然并卵。

  刘胜已经铁了心,要关闭和匈奴人之间的官方交涉通道。

  准确的说:刘胜,已经不打算在和匈奴人,于谈判桌上谈了······

  “陛下,将会是汉家的亡国之君。”

  丢下这样一句话,呼延屠便无奈的打点好行囊,一步三回头的离开了长安。

  和来时一样:匈奴使团两手空空,什么也没带来,也就什么也没带走;

  和来时不一样的,则是来时趾高气昂,恨不能用鼻孔凝视世界的匈奴使团,在离开长安时,却是千篇一律的愁容。

  有人在担心使命没有完成,会在单于庭挨挂落;

  有人担心这次没有带回成果,会为自己的部族,招来单于庭的怒火和恶意。

  当然,也有的人,比如正使呼延屠,在担心一个更该担心的事。

  “汉家的小皇帝,似乎和过去的汉皇帝不一样······”

  “明明是个耐不住性子的愣头青,偏偏又让人根本不敢轻视······”

  “如此鲁莽的决定,居然让人,生不出丝毫‘敌人真蠢’的喜悦······”

  带着这样的思绪,呼延屠,回到了河套草原。

  毋庸置疑:未来的汉

  请收藏:https://m.xiaoni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