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02章 长安_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02章长安

  在遥远的汉北边境,马邑战役的爆发,可谓是拉开了汉-匈这两个政权,乃至是农耕-游牧这两个文明之间的新篇章。

  而在华夏中原,乃至已知世界的政治文化中心:长安,战争的气息也同样相当浓厚。

  倒也不是说,车骑将军郅都在马邑和匈奴人干仗,汉天子刘胜在长安也和人干仗;

  而是在马邑战役爆发的时间节点,整个长安的舆论,都几乎完全被战争相关的话题所充斥。

  比如朝堂之上,丞相府说了:于每年冬天举行的冬训,过去只包含十五到十七岁的少年,且每年只受训短短一个月。

  连续三年,每年各为期一个月的冬训,并不足以让适龄青年的战斗技艺、技巧达到合格线以上;

  所以丞相府提议:将每年的冬训,从过去的一个月延长为三个月,将受训范围扩展到十四至十九岁之间。

  初闻丞相府这个提议,朝堂之上本还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应,大家伙基本都是抱着‘好像这么搞也行’的心态,委婉的表达了自己的支持。

  但很快,随着丞相府蹬鼻子上脸,提出冬训所需的耗费全部由相府国库来出,整个长安朝堂便立时炸开了锅。

  ——开什么玩笑!

  冬训,尤其是关中的冬训,那可是自太祖高皇帝以来,便一直延续至今的政治活动!

  没错!

  政治活动!

  冬训的目的,不单是让关中的适龄、准适龄男性具备一定的战斗素养,同样也是为了让刘氏天子的威仪更加深入人心。

  怎么做?

  当然是每隔三五年,在冬训期间进行演武、阅兵,顺带赏赐下酒肉吃食了!

  如此重要的政治活动——汉天子大范围邀买人心的政治活动:冬训,由丞相府出钱?

  那成什么了?!

  实际上,真正让长安朝堂炸开锅的,也并不是‘这钱不能让丞相府出’,而是丞相府这个举动的表面下,所深埋的真实意图。

  冬训,是为刘汉社稷培养栋梁,也是为汉天子邀买整个关中的人心,所以冬训的耗费,无论如何都不能从相府出。

  那这个道理,丞相刘舍,能不知道?

  坐在丞相这么敏感的位置上,尤其还是有汉以,来第一位凭溜须拍马坐上丞相之位的人物,刘舍能不知道避讳、避嫌?

  很显然:刘舍并没有这么傻。

  表面上,刘舍嚷嚷着‘这钱就由我相府国库出吧’,可实际上,刘舍却是想要通过此举,迫使刘胜上头,再一时气急说出一句:不行!

  这钱必须要朕来出!

  这样一来,刘舍的相府什么也没损失,便能让天子许下‘扩大冬训规模,并由少府内帑承担所需耗费’的诺言。

  这,才是长安朝堂炸开锅的原因。

  ——关中的冬训,大概是什么规模?

  按关中民百万户,平均每三户有一位十五到十七岁的少年要接受军事训练

  请收藏:https://m.xiaoni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