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14章 武夫当国?_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太后为太子刘盈找来的那四个前秦博士,刘邦的皇宫之中,就从来没出现过‘纯文官’‘纯文人’的身影。

  吕太后年间,也同样如此。

  这样的状况,一直到吕太后驾崩,太宗孝文皇帝自代国入继大统,才开始出现一些微妙的转变。

  因为在太宗皇帝入继大统当年,有两个千百年难出一个的、国士级别的人才同时出仕。

  ——《春秋》博士贾谊。

  ——《尚书》博士晁错。

  结果怎么样呢?

  二十岁的年纪,官拜二千石的《春秋》博士后,贾谊屡有良策奉上,甚至是屡有垂名青史的名策、名篇奉上;

  不料此举非但没有被太宗皇帝采纳,更没有为汉室带来实质性的帮助,反倒是招来了周勃在内的一众开国元勋的厌恶和不满。

  一个荒唐至极的‘小小年纪就妄议国事’的‘罪名’,就让太宗皇帝不得不将贾谊雪藏,多年后想要起复,却又因梁怀王刘揖坠马而抑郁而终。

  晁错的日子比贾谊虽稍好些,却也没好到哪里去。

  ——最初只因为‘认字’为担任文职;

  之后凭借速通周雅语,而后前去授《尚书》于济南伏生,才得以成为只有虚名的《尚书》博士。

  在官拜博士之后,晁错最开始也和贾谊一样,接连给太宗皇帝奉上良策。

  和贾谊的遭遇一样:晁错的奏疏,无一例外得到了太宗皇帝,乃至于整个朝野内外的高度赞扬和认同,却没有哪怕一封得到采纳。

  逐渐明白过来自身处境之后,晁错终于回过神来,开始将注意力从博士的本职工作:献策,逐渐转移到社稷的下一代当家人:太子刘启身上。

  因为在目睹‘同年兵’贾谊的经历,并亲身经历同样的事之后,晁错终于明白:还不是时候。

  汉家,还没到文官治国的时候。

  所以,晁错开始为未来投资,将注意力投注在了汉家的未来。

  晁错没赌错。

  在太宗孝文皇帝驾崩,先孝景皇帝继承大统之后,大环境果然迎来了转机。

  ——太子家令晁错,在孝景皇帝刘启继位之后,以潜邸心腹的身份得以‘鸡犬升天’,迅速官拜内史;

  有那么一段时间,晁错区区一个九卿,连亚相御史大夫都不是,就能凭借背后为自己撑腰的天子启,将丞相申屠嘉虐的毫无还手之力。

  在一只手狂虐当朝丞相的同时,晁错甚至还能腾出另一只手,和当时同样得势的‘文官’代表:袁盎过过招!

  可以说,从太宗孝文皇帝驾崩、先孝景皇帝即位开始,到得以平定——这短短几年的时间,是有汉以来,文官群体在汉家朝堂最舒服,也最风光的一段时间。

  只是吴楚乱平,才刚被岁月消磨殆尽的开国元勋群体,又被吴楚七国之乱的平乱功臣群体所取代。

  到如今,吴楚平乱功臣群体都还没完全淡退,又多了

  请收藏:https://m.xiaoni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