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部 张家沟 第四章_大湾河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九八二年秋天,这是改革开放第四年。中国市场经济建设如火如荼,东南沿海城市,这里的人们思想认识日新月异。然而,在遥远的西南角柳林镇街道两边还是木质建筑,像驻扎着无数传奇故事有种沧桑感。周围是大片肥沃的稻田,在稻谷丰厚的季节,人们打完谷子留下成堆成垛的稻谷草或像稻草人那样站立,或被放到水田作为来年耕田的养料,以饲养水稻田里生长着的泥鳅黄鳝。

  这天,风和日丽,清风吹拂着坐落在山麓脚下的柳林镇,三五成群的人都从家里出来晒太阳,不愿窝在家里不见天日。有人在大湾河边散步,有人在大湾河岸钓鱼,有人利用大湾河水洗菜洗衣服……此刻,钉锤敲打着铜钟发出悠扬的钟声,这里有许许多多青涩的少男少女,像往常那样下课。

  张秋水跟张夏水两兄弟从张家沟小学毕业后,顺利升入柳林中学。如今,他们已是柳林中学最高年级初三的学生。这时,他们穿着补丁裤,踩着模样丑陋被人戏称的“母猪鞋”。这对双胞胎兄弟,他们每周要走很长很长的路回家,来回三十公里。每次来回就为从家背粮食,到学校食堂蒸煮。

  张秋水喜欢学习,除了吃饭睡觉,他整天待在教室听课写作业,不愿像张夏水跟室友瞎混。窗外,蓝天白云。此刻,窗户边,他对着天空痴想,他在想他以后的路应该怎么走。他觉着还是应该努力读书考进师范院校,这样可以留在学校教书,不需要像爹妈继续当农民,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

  他啥也不想,就想摆脱土地。人生道路的选择源于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想法萌发以后才有实现的可能。要有出息,要出人头地,否则,他连老婆都找不到。有这种意识自然会选择往后的道路。张秋水要在两个月后考进清水三中,哪怕就是县城那所师范也行,起码可以回村教小学!他可以靠读书改变命运。

  以张秋水现在的学习实力来看,他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不是困难的事情。两年前,张秋水的成绩并不出色,不仅不出色,还很糟糕。那时,他十一岁,他看着妹妹,又看着空荡荡的家,时常光脚踩在爹妈劳作的土地上。他觉着自己不该读书,应该回来帮爹妈种地。有意思的是,他哥张夏水却没有这种觉悟。

  这周星期天,张秋水跟张夏水走路回家,他们换洗衣服,又来厨房找爹妈要粮食。杨老梅打开粮食桶,桶底暴露出来,只有三三两两的小米堆。张秋水看着丁点儿粮食,告诉他妈:“我不想读书了。”

  杨老梅听到儿子这么说话,丢开桶盖冲进柴房,抽出长条回来就往他小腿上打。张秋水痛得叫唤,口里喊着不啦不啦,我再也不敢啦。

  杨老梅收手,张秋水擦干眼泪,跑到他妈

  请收藏:https://m.xiaoni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