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4章:媒体敏感度_华娱之别样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次见面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圆满结束,走的时候,周越美还邀请糖糖过年的时候来玩。

  “轻舟,叔叔阿姨真好!”

  “哟,评价这么高,那要不要给他们做儿媳妇呢!”

  “呸,想得美,看你表现了。”

  星期一的上午,孟轻舟赶回了燕京,今年的春节,父母都有推不掉的应酬,只能他一个人过了。

  自从适应了经常给天仙发段子后,孟轻舟居然喜欢上了这事,有时候也给蜜蜜发。

  一个人在家也无聊,拿出手机就是噼里啪啦一阵狂输入。

  第一条是给小狐的。

  三个女的在一起聊天,讨论他们最想做什么?

  女一号:我想做一朵鲜花

  其他人:为什么啊?

  答:因为大家都可以闻我啊

  女二号:我想做一个冰激凌

  其他人:为什么啊?

  答:因为大家都可以舔我啊

  女三号:我想做个救护车

  ……

  其他人:为什么啊?

  答:因为人们都是从后面上我,我还可以在马路上放肆的叫!

  天线的就简单了,他也担心,万一刘妈妈心血来潮检查女儿手机,那他就GAMEOVER了!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一锅炖不下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大需要两个烧烤架

  一个多糖一个微辣

  来瓶雪花让我们勇闯天涯!

  很快两女的回复就来了。

  “流氓,你回燕京没?”

  “为什么不是以前的文言文了,我还买了一本古文观止等着你呢,哼!”

  知道孟轻舟一个人在燕京过春节,小狐开心的想马上过去。

  要好好想个理由。

  今年春节上映的电影片单,金淑丽发给了孟轻舟。

  《博物馆奇妙夜》、《爱情呼叫转移》、《穿普拉达的女王》、当然还有范兵兵、黎明的《心中有鬼》,其他的,就没什么需要重视的电影了。

  不过这几天的媒体风向不对,莫名其妙的出现一些劝诫年轻导演注意选材的文章。

  作为影视产业毫无疑问的创作中枢,优秀的青年导演很容易成为行业内追逐的对象。

  在当前影视行业所面临的充满挑战与机遇的环境下,这个职业的真实情况也许比大众想象地更残酷也更平凡,当然,也更美好。

  以孟轻舟的媒体敏感性,觉得这是在针对自己,因为宁昊还在凑备《疯狂的赛车》,没有新片上映;

  而近几年称得上出众的青年导演,虽说不是舍我其谁,但想必他应该排在前列。

  不过这么蚊子腿般的力度,不像是几家影视公司的风格,杨远恒也没查到什么特别的信息。

  金淑丽也只是让孟轻舟低调些,千万别再闹出什么幺蛾子。

  直到京华报刊登了一篇文章,还就是以国产科幻为引子,这才引起了万重山的重视。

  科幻片一直都是国产电影中的短板类型。

  在电视剧方面,科幻剧的数量更是屈指可数。多数还是儿童类型的软科幻。

  即使拥有优质的IP,但如何找到合适的编剧又是一大难题。

  中国的编剧行业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重文轻理,同时具备丰厚的科学知识和编剧才能的人少之甚少。

  如果寄希望于科幻作家自己当编剧,又存在“隔行”问题,整个的培养过程也较为漫长。

  “科幻感”的视觉呈现同样是中国科幻片发展的一大屏障。

  一方面,缺乏先进的电视摄像技术,在后期的特效制作方面我国确实有进步,但和欧美电影的后期制作水平相比仍旧有很大的差距。没有了视觉奇观,科幻片就是失去了最大的一个亮点。

  另一方面,就是众口难调,缺乏将概念具象化的统一标准。在科幻片中你需要那些不存在于现实世界的东西设计出来,这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不是简单的画出一个现实中没有的东西就能完事的。

  它必须要符合电影的世界观,符合“幻”,也必须符合科学。

  科幻是经历了科学、科技、工业的大发展以后,对科学和科技的一种反思的结果,是一个成熟的科技社会的成人童话。

  所以每一个科幻片的最终落脚点都是在人文上。就像童话是对现实的一种映射一样,欧美的科幻片也大都是在描绘对科技和战争的反思,科技对于人性的影响等,都是在借着科幻的“壳”来反思现实中的社会问题。

  请收藏:https://m.xiaoni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