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九十三章 一个圈子_宋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父亲合葬,就将我送到庙里。有人还能记得我的好,十年八年的上柱香,不记得也就算了……”

  来之邵羞愧不已,直接跪下,道:“母亲!”

  来老太太坐直,冷声道:“我就问你,你救还是不救?”

  来老太太逼问,四周的一干妇孺也是紧张的看着。

  来之邵的弟弟来之德也涉案,被御史台拿走了,按照估计,如果案实,最轻的也要发配岭南,十年不能归。

  因为案件程序,来之德的案子,很可能要明年三月份才能审结,是在大赦之后,是以来之德无法被赦免。

  来之邵脸上铁青,内心痛苦不堪。

  一边是他苦苦追寻的大业,一面是孝道,真的是左右为难,无法决断。

  来老太太看着他,呵呵冷笑起来,道:“好好好,好啊,我养了一个大义灭亲的好儿子,好好好,我母子成全你,德哥又不会死,你们都不要哭哭啼啼,为难家主了。”

  来老太太说着,就拄起拐杖,向后院走去。

  来之邵张了张嘴,没有办法阻拦。

  来家一个妇人更不敢说话,悄然散走。

  来之邵默默跪了很久,直到天色亮起,才悄然离开后院。

  ……

  复杂的朝局之下,不知道多少人被波及,荣华富贵平静的好生活被打破,如同拔除身上的脓疮,是个人都会疼,都会叫。

  第二天一早,苏轼如常的履工部。

  知道他上那道奏本的人并不多,赵煦去了一趟,这件事如同没有发生一样。

  开封府没有特别的反应,陈浖闭门思过,来之邵告了一天假,而刑部御史台的联合调查,依旧在继续。

  文彦博已经开始上班,值房里,静悄悄的,都是他翻阅资料,熟悉朝政的样子。

  他值房的小吏,就站在门口,目不斜视。

  他心底很佩服这位老相公,九十多岁了,居然还有这般精神。

  这时,一个身穿黄门服饰的人悄步走了过来。

  小吏一见,吓了一跳,就要行礼。

  来人一摆手,笑着迈步进去。

  文彦博听到动静,抬头看去,继而就慢吞吞站起来,老脸露出笑容,道:“陈大官,来,快坐,上茶。”

  陈皮也是陪笑,道:“小人可不敢,官家心血来潮想钓鱼,知道文相公是钓鱼好手,想请教一二,不知文相公是否有空?”

  “不敢当不敢当,官家难得有如此雅兴,臣一定陪候在侧。”文彦博连忙抬手说道。

  陈皮笑容依旧,心底警惕,这位老相公真是拿得起放得下。

  “那小人就回去回禀官家了。”陈皮拿着浮尘抬手说道。

  “陈大官慢走。”文彦博笑容不变。

  等陈皮走了,文彦博才慢慢坐下,低头就看到了桌上的公文,上面写的是:禁军改革草案。

  ……

  尽管朝局纷纷扰扰,但大势所在,没人能阻止,朝廷的变革在快速推进,尤其是即将过年,各项工作紧张有序。

  垂拱殿。

  赵煦近来要处理的事情越来越多,逗孩子的时间被迅速压缩。

  赵煦桌上,公文上面工工整整的写着‘京察’二字。

  赵煦静静的看着,最前面是名字,后面是官职,接着是履历,后面是考核日期,最后是各项考核,最后是结语。

  赵煦仔仔细细的看着,发现了一个规律,就是这些官吏最后的结语,大致是四样:务实能干、风评佳善、清廉正直、浮夸怨愤。

  如果仔细品味的话会发现,不论是风评佳善,清廉正直还是浮夸怨愤其实都一样,说明没啥能力。

  务实能干,是最优评价。

  赵煦继续看着,这份‘京察’倒是相对客观,对十三路巡抚,包括死了的贺轶都评价,其中七个评价是:清廉正直。

  对于各府知府,评价的‘浮夸怨愤’多达一般以上,各县知县,就更多了。

  这份名单太多,足足上千,赵煦认认真真的看着,绝大部分他是不认识,一点印象都没有。

  ‘京察’就是考核,并没有给出处理意见,是政事堂决断的重要依据。

  赵煦拿起红笔,圈圈勾勒了一些熟悉,或者认为可能熟悉的人。

  /txt/120880/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书趣阁_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

  请收藏:https://m.xiaoni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