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二十四章 人情_宋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式的变革,动静太大,影响太大。他们更想与神宗朝那般,在全国推行他们的‘新法’,以一种相对于赵煦想法的温和方式来推动。

  但在赵煦的压力下,以及江南西路表现出的强烈抗法意图,章惇等人渐渐坚定决心,要以相当暴力的手段,来解决江南西路,为全国变法推行,树立标杆。

  赵煦心里斟酌着,继续说道:“减税的目的,不止是减轻百姓负担,而是要解放被辖制的百姓与商人,激活百姓的种地热情与商人的贸易环境。这种说法,似乎有些矛盾,却也是实际问题。朕的想法是,明年恩科,对于寒门的录取要大力倾斜,对于科举入仕资格要大幅度放开,工匠,商人,贩夫走卒,以及所谓异族,只要没有被剥夺入仕资格,都应该享有科举入仕的资格……”

  上位者是没有空话的,尤其是长篇大论,必然藏着某些重要的点。

  章惇到底是历经宦海的当朝大相公,很快明白了其中许多内容,再次微微躬身。

  他们需要支持者!

  但支持者在现有的士林阶层已经很难在发展,他们需要培养新的支持者。

  农民,商人,工匠等原本受损害、压迫者,无疑是最好的选择。既能培养新的支持者,还能分化顽固的保守派!

  赵煦召见朝臣,基本上是他再说,朝臣在听。

  即便是章惇也一样。

  明年是赵煦改元,推行‘绍圣新政’的第一年,之前的诸多准备,就要开始了!

  他要做通这些朝臣的心里工作,弥合分歧,戮力同心的向前走。

  大宋的问题太多,太严重,想要摆脱积贫积弱,造就强盛盛世,需要做太多太多的事情。

  赵煦吃的少,说得多。

  章惇是当朝大相公,掌握着‘绍圣新政’的具体施为,却又脾气刚直,是需要最认真对待的人。

  这一晚,赵煦说了很多心里话,哪怕章惇直白的觉得他还是藏着很多。

  政事堂。

  天色太晚,文彦博拄着拐杖,慢慢的走出来。

  文峰成陪在他身边,小心翼翼,生怕老太爷一不小心滑倒在地。

  文彦博一路无言,直到出宫的那一刻。

  “章子厚,还没出来?”文彦博声音很平静。

  文峰成慌的一躬身,瞥了眼不远处的禁卫,低声道:“还没有。”

  文彦博站在宫门前,浑浊的双眼幽深不可见,轻叹道:“明年,禁军就只在开封城了。”

  文峰成不懂文彦博话里的意思,就话说道:“按照枢密院与兵部的计划,全国的厢军要在五年内裁撤,禁军分为内禁外禁,内禁守卫皇城,外禁巡视汴京。其他军队,各有番号,不得以禁军称呼。”

  文彦博自是清楚,枯瘦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静静的看着漆黑的宫外。

  这‘绍圣新政’其实早就开始,汴京城里的变化太多了。

  明年开始,最大的变化,会在地方,会在民间,会在他们以往不愿意触碰的地方。

  那些地方,一碰就是乱子,大碰就是大乱子,可以威胁国祚,江山社稷的天大乱子!

  “你待会儿去一趟礼部,从正门进,去见李清臣,告诉他,江南西路,我要一个参议,一个知府,一个知县的名额。”

  良久,文彦博再次说话。

  文峰成愣了愣,犹豫着道:“太爷,李尚书,未必肯答应吧?”

  文彦博再次抬脚,道:“治平初,他李家欠下我一个大人情,他该还了。”

  “是。”

  文峰成立时说道。

  治平,这是宋英宗的年号,距今三十多年了。他太爷爷活的太久了,过往都是底蕴。他太爷爷说是大人情,那李清臣就是必须还!

  /txt/120880/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书趣阁_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

  请收藏:https://m.xiaoni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