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一十二章 闷话_宋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人物’来说,可都是天上的大人物,他是没资格评点的,尤其是当着赵煦的面!

  赵煦见着他真紧张了,笑了声,看向李清,道:“小姑娘,朝廷里的相公,你最喜欢谁?”

  “李相公。”李清毫不犹豫的回答。

  李恪本想阻止,被赵煦带笑的冷漠眼神给阻止了。

  “李清臣,为什么喜欢他?”赵煦笑着道。

  李清倒是没有那么顾虑,直接道:“因为李相公有才华。”

  “有才华?”

  这才轮到赵煦怔了下。

  李清的话是没错的,李清臣是一度与苏轼相比较的,只不过他不热衷与诗词歌赋,后世的名声远远不如苏轼。

  但在当今,李清臣曾深得欧阳修等文坛大佬的推崇。

  随着欧阳修,曾巩等巨匠相继离去,当今文坛,苏轼独领风骚,李清臣专心于政务,可论及才华,李清臣与苏轼不遑多让。

  赵煦没想到李清会意才华为切入点,笑了笑,道:“说的不错。”

  说完,他喝了口酒,与李恪道:“朕自亲政以来,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解决冗兵,冗官,冗费的三冗问题。我大宋当官的着实太多了,再等几年,朝廷,地方架构稳妥,清晰了,朕就会下旨定制,杜绝官宦的过度膨胀。有人说,朝廷的相公太多,地方的官员也多,不应该再设置巡抚衙门,南大理寺,南御史台,南国子监等等,都不应该有……”

  李恪还在紧张中,赵煦的每一句话都让他感觉忐忑。

  赵煦说完,又摇了摇头。

  这些话,就没必要让李恪传出去了,他就是闷久了,找个无关的人撒乏子。

  “下棋吧。”

  赵煦吃了口点心说道。

  李恪心里长松一口气,表情也是慢慢放松下来。

  李恪拿着棋子,手还在发颤。

  显然,与赵煦对话,对他来说,极其不容易。

  他已经看出来了,这位官家随和,可话里话外都透着无数玄机,涉及复杂的朝局、国政,不是他这种小人物可以参与,甚至是置喙的。

  “爹,你下错了。”

  突然间,李恪刚落子,李清就说话了。

  李恪皱眉,转头看向她,道:“观棋不语。”

  李清连忙紧抿着嘴,小脸都是故作的惊慌之色。

  赵煦看着李恪的落子,情知他过度紧张了,索性就不下了,道:“今天就到这吧。”

  说完,赵煦就起身,拿着他的小酒壶,返回船舱。

  孟唐跟在他后面,回头瞥了眼还在彷徨着,连忙起身行礼的李恪。

  进了门,赵煦就舒服的躺在床上,看着跟过来的孟唐,笑着道:“有没有什么想说的?”

  孟唐犹豫了下,道:“官家,李御史的想法,与很多人很相似。”

  赵煦换了个舒服的姿势,道:“没什么奇怪的,我大宋的官宦,就那么几类人。章惇,苏颂,许将,苏轼,这四人最为明显。李恪的想法与立场,应该与他老师苏轼相近。是一种缓进式变革的代表,思维独特,特立独行,诚恳固执。”

  孟唐听着,心里却在想,以前的那些相公,如吕大防,范纯仁,甚至是王安石,范仲淹等人,又是哪一类。

  赵煦喝着酒,道:“好了,没你的事了,去休息吧。”

  虽然当饮料喝,喝多了也上头。

  “臣告退。”孟唐连忙抬手道。

  请收藏:https://m.xiaoni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