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跪死在这里_三国之弃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露,整顿天下,黄巾贼破,诸侯授首,盛世之兆。天子万圣之躯,却屡屡却以身犯险。荆州之事,臣胆战心惊,心急如焚,担忧山陵崩。如今豫州再现,臣等夜不能寐,恨不得一死以谢天下。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何况天子乎!陛下若不改正,臣等万死难辞其罪!臣肺腑之言,望陛下入耳!臣顿首泣拜!

  好吧,刘玉觉得陈宫这份奏章的文学水准有点失常了,完全没有以往的敦厚文风。可是刘玉却从里面看出陈宫在写这个的时候,心情是悲愤的。虽然没有直说刘玉瞒着他们偷跑,可最后用了“入耳”二字,这可是教训小辈的用词。这样的字眼写在奏章中,遇到后世满清皇帝,百分百推出去斩首,家人流放宁古塔的。

  好在刘玉不是糠洗和钱聋这样的君王,是可以容忍这样的用语,毕竟刘玉自己有错在先啊。

  “公台字字珠玑,朕受教了。”刘玉把自己的态度坚决放的很低了。

  这态度是低了,可是刘玉却是马虎应付过去,不想开口表示什么。

  “陛下,臣所奏之事,请陛下深思!”陈宫多机灵的人,刘玉说这话和没说有什么区别啊,他是不会中计的。

  刘玉想要的开口说些说辞的时候,杨彪这个老头子颤抖着身子,缓缓悠悠地说道:“陛下,老臣等听闻陛下往豫州之事,这一口气差点没有上来。老臣恳求陛下,大汉如今的盛况来之不易,还请陛下慎行。老臣无能行将就木,不想看到不敢言之事。”

  刘玉还要骂人了,杨彪这是倚老卖老啊。这意思不就是杨彪已经到了快死得年纪了,希望刘玉不要死在他前头。

  刘玉的拳头握了起来,他选择了忍。

  不忍不行,要是训斥了杨彪一番,谁知道这老家伙会不会来了一处晕厥过去的戏码?刘玉觉得这个可能性很大。要是这样,传出去对刘玉不好,史官也会记录某年某月某日,帝不听忠言,前司徒杨彪悲愤欲绝,几度昏厥。

  不要低估这个时代,史官的能耐,他们这类人最是严肃,记录什么就是什么,用他们或者家人的性命做威胁也改不了一个字。

  刘玉眼睛很尖,他发现了在杨彪和陈宫身后,头须发白的史官正在拿着一支笔蓄势待发,就等着刘玉说错话。现在这个史官叫做太史余,这个倒和太史慈没啥关系,他祖上就是做史官的,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了。以至于他家祖先被周天子特许以官职为姓,世世代代记录历史。平时史官默默地做着自己的事,并不是那么显眼。而这次被陈宫请过来,太史余也来了劲头。他也对刘玉经常性的偷跑很不满,明明是一个明君,却很胡闹,有点走偏的迹象。史官觉得自己也有必要警示一下刘玉,让其回归到明君的道路上。想当年灵帝也是很胡闹,最后搞得

  请收藏:https://m.xiaoni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