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706章 小麦之变局(二合一)_超级农业强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怕得罪了俄方吗?”魏明不禁提醒了一句。

  齐政却毫不犹豫:“中俄合作,现在最迫切的是俄方。就凭嘉谷的远东的投资,我们拒绝也就拒绝了,他们最多也就失望一下,谈不上得罪不得罪的。”

  魏明悄悄抬头看齐政,只觉得高山仰止。

  嘉谷在远东的影响力不小,国内不少人都知道。不过,影响力大到什么程度,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魏明也是成为董事长首席助理后,接触到很多保密程度极高的资料,才有了一个大概的概念。

  只要稍微有点眼光的人,都能看出俄远东的出路,在于深化东北-远东合作。

  当然,能看到是一回事,敢这样想的人可并不多,敢这样做的人更少。

  无论怎么落后,俄远东可是一块数百万平方公里的环境绝对不算宜人的地区,开发风险之大自不用说,涉足这样的开拓,没有一点魄力,那是沾都不能沾的。

  但嘉谷不但沾了,还深度融合进去了。

  嘉谷已经成为远东地区第一大外资商,其主导的大豆产业,还带动了国内涉及物流运输、农业加工、基建、旅游业等多个领域的对俄投资,不断扩大远东地区的开放范围。

  同时,与国内东北地区的“大豆振兴计划”遥相呼应,悄悄改善了东北地区的营商环境,让“投资不过山海关”的困局都松动了。

  甭管嘉谷在远东是如何与利益集团“沆瀣一气”,但一家私企,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两大区域的经济局势,想想都觉得梦幻。

  “说起小麦,我记得今年嘉谷的优质小麦种植面积,应该是90多万亩吧。”齐政想了想,转头问道。

  齐政的问题,将魏明从景仰中拽了出来。

  魏明猛然惊醒,下意识道:“对,嘉谷自种优质小麦共96万亩,其中优质强筋小麦面积64万亩,优质弱筋小麦面积32万亩……”

  从绝对数量来看,嘉谷的小麦种植面积,真的连水稻种植面积的零头都不到。

  但不能这么算的。

  整体上,国内的小麦是一个供大于求的状况,说完全自给自足似乎没有问题。

  但在我国小麦的主产区,还是以普通小麦种植为主。优质小麦在我国一直以来都是紧缺的,主要是优质小麦种植要求严格,田间管理缺乏专业管理人员和技术水平。再者,优质小麦的种植成本相对较高,对种植规模很小的个体种植户来说,很难坚持种植优质小麦。

  小麦的品质在所有作物里是最复杂,做面包的、做饼干的、做面条的、做馒头的对品质的要求都是不一样的。对国内的小麦产业来说,产业结构调整就是要种植优质的强筋麦,或者优质的弱筋麦——强筋麦除了做优质面包之外,和普通的麦子搭配还可以做很好的面条、很好的水饺或者是很好的馒头。

  别看嘉谷种的少,

  请收藏:https://m.xiaoni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