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三十三章 委员长到来。_抗战之烽火漫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国正处于一片欢腾之中的时候,然而国军统帅部并没有认为胜利的时机就快到了。

  而是一片冷静,国府CC系首领陈果夫向蒋介石递交了一份关于未来有可能出现的战局不利的情况而作出的建议。

  建议内容大概如下:“委员长钧鉴:台儿庄大捷,举国欢腾,抗战前途或可从此转入佳境。惟黄河南岸千里,颇不易守,大汛期间且恐敌以决堤攻我,我如能取得武陟等县死守,则随时皆可以水反攻制敌。盖沁河口附近,黄河北岸地势低下,若在下游任何地点决堤,只须将沁河口附近北堤决开,全部河水即可北趋漳、卫(即漳河与卫河),则我之大危可解,而敌则居危地……”

  这一份建议的提交,让蒋介石响起了1935年的时候,德国顾问法肯豪森曾在《关于应付时局对策之建议书》提出的:“……最后战线为黄河,宜作有计划之人工泛滥,增厚其防御力。”

  意思是什么呢?说白了,就是——要是日军打到这里之后,中国已经沦陷大半了,再打下去中国就要灭亡了,如果不能够抵挡日军的机械化部队的话,就只能是炸开黄河大堤,使之人工泛滥,而争取为后期作战建造一条暂时的天然防线。

  于是乎,当看到这一份建议的时候,蒋介石的思绪就不可避免地回到了三年前了。

  拿着手里边的这一份建议,蒋介石不可避免地陷入了一片挣扎之中,他喃喃着说道:“如果是这样轻易地炸开了黄河大堤,我蒋中正,可是要成为千古罪人的呐……”

  犹豫着,蒋介石便将陈果夫的这一份建议放在了一旁,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这个黄河大堤,是万万不能掘开的。

  蒋介石不是不知道炸开黄河大堤的后果。

  历史上,如果不是他知道炸开黄河大堤的后果,就不会在炸开花园口大堤炸开的第一时间宣布:“佳日(六月九日)上午八时,敌机三架炸开花园口河堤,职师正在抢堵中。”

  除了这一道电报以外,第二封、第三封宣布的报道却是一再地为之前的报道奠定基调,十分详细地报道了日军炸毁花园口大堤的经过了。

  于是乎,蒋介石不可避免地犹豫了。

  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了,转眼间,就到了四月二十一日。

  这一天的蒋介石,仍是在处理公文,但是却再次收到了一封建议信。

  只是这封建议信已经不是由陈果夫这些派系大佬写的了,是时任军委会办公厅副主任的姚琮写的,建议大概是如果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建议在刘庄、朱口决堤。

  看到这一封封由地位不轻的大佬提出的建议,蒋介石开始重视了起来:显然诸位军委会的大佬已经不看好这场战争了。

  蒋介石揉了揉有些发疼的太阳穴,骂了一句:“娘希匹,现在小日本都没打到黄河

  请收藏:https://m.xiaoni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