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七章 境界再晋级:大学士_聊斋:书生当拔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后,永和帝又提了一点,说是朝廷可以临时成立一个机构,专门负责协助编撰这部大典。

  同时又说,可以让孙礼代表朝廷主持这项事务。

  他的心思周羽又如何不知?

  简单来说,永和帝作为大乾皇帝,这么大的一件事他怎么可能不从中分一杯羹?

  不过周羽也不计较,毕竟这件事没有朝廷协助的话,他一个人也很难做到面面俱到。

  有永和帝出面,自然是事半功倍,而且还能收录不少宫廷珍藏的孤本。

  于是,便笑着点了点头:“皇上所言极是,不过臣认为孙礼的资历还不够,最好还是找一位德高望重的大学士,孙礼可以从旁辅助。”

  “嗯,爱卿言之有理……”

  这事,基本就这么定下来了。

  接下来,永和帝雷厉风行,指派了朝中一位大学士撑头,孙礼协助,临时组建了一个大典编修机构,还专程设置了官衙。

  毕竟这事不是三两天,三两月就能办成的,预计得三五年时间。

  在这件事情上,永和帝还是很聪明的,将孙礼推了出来。

  毕竟这件事真正的领头人是周羽,而孙礼是他的学生,一旦这件大事办妥了,届时可就是大功臣,升官加爵那是板上钉钉的事,可谓名利双收。

  周羽作为先生,自然也是面上有光。

  接下来,永和帝又下了一道圣旨,号令各级地方官府全力配合,一是寻找一些失散在民间的古籍,二是招募一些人才参与整理、抄写、编修。

  这么做也是为了多收集一些书籍,加快进度。

  不知不觉间,三年过去。

  在此期间,大乾军队经过数次大战,夺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打得周边小国节节败退,最终不得不割让土地,俯首称臣。

  包括匈奴、突厥这样强势的部落最终也丢盔弃甲,远逃千里之外。

  大片土地,当然也纳入了大乾疆土。

  开疆拓土,对于一个皇帝来说乃是无上的功绩。

  而且,永和帝还听从了周羽的建议,除了派遣军队驻扎在那些臣服的小国之外,还派人前往传播中原文化,以教化对方。

  不久后,几经增删、修正的文献大典终于面世,几经磋商,最终命名为:永陵大典。

  永,取了永和帝年号头一个字,陵,取了周羽的字号“子陵”后一字。

  毕竟皇帝嘛,总得给他一点面子,况且这件事永和帝的确也费了不少心,出了不小的力气。

  要不然,周羽一个人去做的话,恐怕十年也不一定搞的成,而且也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全面。

  当初永和帝一道圣旨,各地官府为了邀功,官员纷纷亲自下乡去搜集古籍,还真的弄到了不少已经失传的孤本。

  这一点,周羽还是由衷欣慰的。

  而且在大典面世之后,他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量气运,人物境界又一次突破,晋升到大学士。

  这一次晋级对于周

  请收藏:https://m.xiaoni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