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84章 仙术_晚唐浮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马之一,现在更是王府士曹参军事,七曹实权官员之一,严格来说,并不比萧遘兄弟差到哪去。

  “正是萧茂。”孙昌低声答道:“萧茂妹婿在回乐县开了个砖场,产砖量极大,还便宜,日进斗金。”

  国朝士人,并不耻于做买卖。他们并不像后世明清的士人那样,既舍不得巨大的利润,但同时又在表面上看不起,遮遮掩掩,让家中的奴仆下人出面当白手套。

  此时的士人,看到好买卖,甚至直接上阵,还经常写诗表达得意之情。涉商诗一直是诗坛经久不衰的流派分支,有的还描写得惟妙惟肖,风气可见一斑。

  “王府有没有掺一手?”孙图又问道,声音压得很低。

  “这却未打听到,或是有的。”孙昌苦思了半天,道:“夏王一直有私家产业在经营,此砖场或也有份。”

  孙图点了点头。连圣人都有内库,汉时还有少府这种庞然大物,夏王有私产在经营,也很寻常。

  能够明面上看得出来的,大概就是魏氏铁匠铺、赵成的商队,王府不参与日常经营,但占份子,分润好处。另外,洪源、沃阳、榆林三宫部属也是邵氏私人部落,这也是一笔“产业”。

  萧氏开砖场,王府占点份子,完全有可能。

  “此砖场所产之砖为何价廉?”

  “听闻起得很大,几有二十门。”

  “二十门?”孙图疑惑道。

  “乡间土窑谓之‘一门’,萧氏砖场之窑有二十门,谓之‘轮窑’。”

  “轮窑有何神异之处?”

  “这却不知也。”孙昌答道:“萧氏已经在怀远县起第二座轮窑了,广募工徒,月给三百钱。”

  其实,轮窑在“硬技术”方面并没有什么创新之处,它的“神异”主要体现在设计上面。

  传统的乡间一门小土窑,制完砖坯后堆进去码放好,封上门后就开始焙烧。砖成之后待其冷却,然后一一取出。

  轮窑则是一种连续生产的砖窑。

  其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可以预热前面的砖坯。一座20门的轮窑生产时,4门在焙烧,7门在预热,5门在冷却,剩下的4门已经在出砖了。随着火焰在窑门间的移动,可以做到连续生产,效率比小土窑不知道高了多少倍。

  简单来说,轮窑充分利用了废热、余热,节省煤炭、时间,连续出砖,成本自然大大降低。

  利用旧有技术条件,搞设计上的创新,是一个提高生产力的有效手段。

  但在使用水力机械锻造铁甲方面,完全遭遇了可耻的失败。

  什么水力锻锤,力量完全不够,也生产不出那么大块的铁。邵树德曾经提出过这个建议,但都作院的工匠们告诉他朝廷曾经试着用水锤打铁,但失败了,所费极多,质量很差。

  邵树德想了想,他后世曾经看过一本牛津大学的书,似乎欧洲的板甲早期全是手工打制的

  请收藏:https://m.xiaoni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