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零一章 成了!_重生创业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投资?对股份的要求大概是多少?”

  许逸阳说:“如果是针对初创企业,我不太接受30%以下的股份出让。”

  言下之意,我要投你的话,你至少得给我准备30%以上的股份。

  马化藤有些惊讶,现阶段OICQ并不被外界所看好,所以投资人几乎都没有什么兴趣,他们连投资都不愿意,也就更不可能希望持较高的比例。

  不过对他来说,这个比例虽然很高,但并非不可接受。

  一直以来的艰苦和冷遇,无形中也降低了他自己对公司以及产品的信心。

  在他的规划中,在这种生死关头,自己和团队可以接受出让40%的股份给资方,以换取足够的资金让OICQ活下去并不断发展,一直到自己能找到合适的盈利模式。

  于是他便对许逸阳说:“许总,比例都好说,您先看看商业计划书,如果您觉得有兴趣,咱们可以先聊一下估值的问题。”

  事实上,藤讯第一次融资,就是出让了40%给资方。

  IDG、盈科数码分别投了110万美元,各占藤讯20%的股份。

  折算下来,当时的藤讯估值应该是550万美元。

  不过,那是在藤讯挺过1999年困难期之后的事了。

  就在今年,藤讯账上曾出现过连一万块钱都没有的窘境,几近死亡,虽然不知道具体是哪个阶段,但许逸阳能肯定的是,马化藤现在一定极度缺钱。

  他想300万人民币把OICQ卖掉,就是今年的事情。

  所以,这个阶段马化藤自己对藤讯的理想估值,应该也不会超过一千万人民币。

  许逸阳下载了邮件里的商业计划书,打开之后,大概的看了看。

  前面是藤讯的团队介绍,马化藤、张志冬、许晨烨,这些都是后世耳熟能详的藤讯创始人。

  随后是OICQ的产品介绍,许逸阳快速的略过了功能、亮点方面的介绍,把目光瞄向了现有用户数据。

  商业计划书显示,截止到1999年6月,OICQ的注册用户数是62万、日活用户6-7000人。

  马化藤在计划书中表示,有信心在资金到账之后,迅速把注册用户数提高到两百万,并且让日活用户突破两万。

  不过,在盈利方面,马化藤写的很模糊,可能他自己都还没弄清楚,OICQ到底能靠什么盈利。

  他只是给了一个大概的范畴,比如,日活用户突破两万之后,广告收入应该能有一个不错的起色。

  但这也只是预期,没有任何数据和案例作为支撑。

  计划书的最后,是融资规划。

  在这份规划里,马化藤希望以不低于1500万的估值,出让20-40%的股份。

  许逸阳看完之后,直接在OICQ上对马化藤说:“马总,说实话,1500万估值,水分有点大。”

  马化藤也有些脸红,回

  请收藏:https://m.xiaoni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