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七十五章 呜咽_大魏王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表面上看来又升官了。

  原本徐子先是从五品的同知岐州,防御使,提管马政也是从五品官职,而东藩的品阶是上等军州,不设知州或知府,只有知军寨防御使,从四品,观察使是监军,低一等,正五品。

  也就是说,徐子先立下这次大功,加上大量的食实封封户,这是朝廷给宗室官员的常例奖赏,然后官职上升级了一等,由从五品升级为正五品。

  还算不错。

  低等官职,九品到七品是不可跨越的天堑,七品到五品,被视为第二次迁转的顶点。

  由五品到四品,则是普通官员到一方大吏的转变。

  知军州,宣抚司,提刑使,巡按使,转运使,俱是四品或从三品,这已经是一路的重要大吏了。

  到正三品的安抚使,则是由地方大吏到中枢重臣的台阶,比如从安抚使调任某部从二品的尚书,或是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直到正一品的宰相。

  这条路,看似简单,却是千难万难。

  没有强势的背景或逆天的能力,想从九品到七品,新科进士熬上十来年都是相当正常的事情,新科进士分三等,第三等的一般授八品职官,一般都是佐杂官职,少数垫底的倒霉鬼授九品官,不过倒是正印官职了。

  只有二甲或一甲的才是天之骄子,比如魏翼就是直接授七品县令,不仅直接除授七品,还是知县实职。

  除了自己的科名外,就是家世占主要原因了。

  科名,家世,能力,缺一不可。

  就算有这些,从七品到五品也是更高的门槛,这一道门槛拦住了大多数人,七成以上的官员的仕途局限于五品以下。

  大魏天下两千多县,八百多军州,中枢加地方的五品以上的官职,着实有限的很。

  而五品以上的官职,就非普通的功劳,家世可以获得,更不是熬资历可以熬上去的天堑。

  “恭喜君侯。”吕问贤诚心正意的道:“南洋水师也非得君侯前往好好梳理一下不可。”

  “水师复杂难言。”徐子先缓缓道:“我也只能勉力而为。”

  澎湖水师就是南洋水师,此前大魏的水师分南北两洋,北洋水师负责北方海域的防御,相对于南方,北方海域较为平静,海盗较少,所以北洋的规模一直较小。

  南洋水师始建于宣宗年间,在苏州的刘家港朝廷陆续投入数千万贯的资金,建造最大的宝船排水超过千吨,有高大的尾部船楼,装备了大量的强弩和火炮,在强大舰队的开拓下,东洋诸国,也就是现在的南洋各国都被纳入大魏的贸易和朝贡体系之内,西洋各国,也就是现在的莫卧儿诸国也进入大魏君臣的眼帘。

  大魏国势强大时,南洋水师是整个东亚,东南亚,西亚,中东地区,乃至全天下最为强大的舰队,拥有十余万水师官兵,过千艘主力舰和过万艘大小补给舰船,然

  请收藏:https://m.xiaoni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