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第三十六章_七零养家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以说从三十岁的中年人往上就没有没经历过那段痛苦的岁月的。侵略者的暴冷血还历历在目,死难者的鲜血还未冷却,怎能容人戏谑。

  温向平想要写一段八年抗战的故事,但他选择用更接地气的法子,用更直白的语言借一个发生在华夏一角的故事映射当时的整个国家。

  以小见大,从情入手,比平铺直叙的理论和语录更能让每一个读到的人都为之揪心,也深深地感同身受。

  既然决定要写这样的一本书,自然不能轻易下手,而是必须在真实透彻的了解当年历史的情况下,适当的加以艺术修饰和拔高,从而兼顾作品的真实性和艺术性。

  为此,温向平又拄着拐从五层高的楼跑到离医院颇有一段距离的百货商城去亲自挑了厚厚一沓子书回来,原本空荡荡的房间此刻地上以堆满了书。

  但他私自乱跑的行为却惹得苏玉秀嗔他。

  “咋不让我给你买去,就不能好好养着伤么,这脚还没完全长好呢咋就惦记着乱跑,下次再要买什么,提前跟我说,我下了班给你买去。”

  温向平讪讪的摸头笑,却也没应苏玉秀这话。

  一来他需要的书多而杂,可苏玉秀每天在食堂已经够忙够累了,回来还要给他们父子仨做饭,哪儿有精力见天儿的往百货商城跑。

  二来,有不少书虽然名字不同,但内容大体是一样的。也有些书又不包含他所需要的时间段。除此之外,不同的书对不同事件、人物的侧重点也不致相同,到底得他亲自过一遍眼才好。

  毕竟他只有在对那段时期了解的尽可能透彻以后,才能写出符合史实的情节、环境和人物。要是他在小说中来一句“伪装身份的军统的特务拿了一张钞票买了几个包子,找回来几个银元”之类的,那可就真的要被历史学者和所有上了三十五岁的人指着鼻子骂了。

  真正的千夫所指。

  温向平可不想尝试。

  苏玉秀拦了几次也没拦住,也只能任他去了。

  在把整个房间地上摞了大半的红色书通通读完之后,温向平心里总算大致有了纲要和想法。

  他准备设计一个主要人物为线索,贯穿整本小说的始终,再以围绕主人公发生的、或发生在主人公身上的事件经历来以小见大。

  这一点,已经有不少作家在其各自的作品中尝试过了,写的也大多都是著名的十大战役及发生在当地的战争,而且绝大多数都以写实为主,艺术加工也都比较浅显。

  也不知是不是和这十年的文化断层有关。

  但不管怎么说,温向平已经找好了故事的切入点。

  至于这个线索人物,温向平索性就将他定成了男主角――一个满腔爱国热血的青年。

  但光有爱国之心还不够,其自身也必须有过硬的本领和卓越的作战天赋。

  既然如此,男主角便不仅要在

  请收藏:https://m.xiaoni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