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一十九章 世道人心(二)_寒门首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才壹秒記住。

  在这种时候,吴县令把一封陈写有海涂试种棉花的奏疏呈递御前,弘治天子肯定是龙心大悦,赏赐什么的都在其次,至少吴县令在天子心中留下了印象,让天子知道千里之外的余姚,有这么一位为朝廷分忧,为百姓谋福祉的好县令存在。

  所谓简在帝心,便是如此。

  一个三甲进士出身的县官,要想发达除了依靠关系,真的只能看运气了。

  偏偏吴县令的运气真的很好,遇到了谢慎这样一个上知五百年,下知五百年的妖孽。

  谢慎也偏偏不走运,遇到了吴县令这么个急于刷政绩的老父母。

  少年此刻也只能感慨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人心不古,人心不古啊......

  对于吴县令来说,直接上呈奏疏让天子记住他显然是一条终南捷径。

  但所有的捷径的都有风险,对于吴县令来说,他的官位实在太低,如果不能拿出足够有料的奏疏,很可能起到反效果被天子厌恶。

  故而他虽然存了这个心思,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

  直到谢慎提出了这个海涂种植棉花的想法,吴县令便觉得时机来了。

  吴县令之前之所以没有给予谢慎什么实质性的支持,是因为他也处于观望的态度。毕竟官府不能轻易表态,如果海涂种棉失败了呢?那不是吴县令在打自己的脸吗?那不是说明官府无能吗?

  但一旦棉花试种成功,吴县令就可以毫无顾忌的跳出来了。

  虽然他之前没有给予谢慎什么实质性的支持,但毕竟有过口头勉励,这便可以做文章了。

  口头勉励这种东西不同情况下可以解释为不同意思,眼下吴县令便可以说这是官府对谢小秀才的大力支持......

  人可以无耻,但无耻到吴县令这种境界确实也算稀奇了。

  要知道就在不久前,吴县令还曾拉下脸来主动和谢慎示好,希望他和自己侄儿结交。

  他那侄儿在吏部做事,如果能够转调文选司,吴县令任满考绩的事情便有了着落。

  谢慎虽然年纪尚轻,但在吴县令看来却是前途无量,他这才存了拉拢的心思。

  可现在情势完全不同了,吴县令有了直接在天子面前扬名的机会,他如何肯放过。

  即便这么做可能会得罪谢慎,但那又如何?

  说到底谢慎现在不过是一小小秀才,又是在余姚地界中,在吴县令管辖下。任凭此子声望名望再高还能盖过他这个余姚父母官吗?

  人都是自私的,在面对绝对的利益时很难愿意和旁人分享。

  吴县令是一个传统文官,往上爬自然是人生最重要的追求。

  别说是谢慎了,便是亲娘老子挡了他的路,吴县令都会毫不犹豫的一脚踢开。

  从他的口气中,谢慎已经听出了个大概。

  稍稍思忖了一番措辞,谢慎只得拱手礼道:“

  请收藏:https://m.xiaoni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