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四十一章 新任吏部尚书_寒门首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并没有借助任何父辈的荫蔽,这难道还不值得骄傲吗?

  会试若能上榜自然最好,即便不能上榜他也已经可以大喊一声吾辈岂是蓬蒿人了。

  “你们听说了吗?原督察院左都御史、太子少保屠滽屠大人被擢升为吏部尚书了。”

  邻近雅间的一名士子颇是玩笑的说道,引得一阵唏嘘。

  “吏部尚书?真的假的?”

  “阮兄你这话说的,我还能骗你不成?我舅公是吏部考功司的员外郎,他前日刚刚得到的消息。”

  “嘶,那可了不得啊。屠大人是正统五年人吧?细算一算也已经五十有六了,能够熬成吏部尚书算是无憾矣。”

  “谁说不是呢,多少人在官场中熬了一辈子也就是混个四品绯袍,想要再往上爬可是难咯。”

  正所谓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谢慎听到这心中不由得一沉。

  屠滽这个名字不像李东阳、刘健、谢迁一般如雷贯耳。如果不是专门治明史的人几乎不会知道。可谢慎偏偏是科班出身,自然对这位有一些印象。

  屠滽是浙东鄞县人,成化二年中的进士。

  翻开他老人家的履历表,就会很惊讶的发现许多御史的职位。

  监察御史、右佥都御史、右都御史、左都御史,屠老大人几乎是跟御史干上了......

  好在他老人家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一步登天成为吏部尚书。

  吏部为六部之首,吏部尚书为百官之首,谓之天官!

  即便内阁慢慢取代外朝成为权力的中心,吏部尚书仍然是不可忽视的一股强大力量,隐隐和内阁有分庭抗礼之势。

  当然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天子想要分内阁的权,故而才会允许吏部尚书作为百官之首和内阁进行“较量”。

  吏部尚书和内阁首辅之间“越来劲”,天子越舒心。

  说到底这也是帝王心术的一种体现,司礼监和内阁的票拟、批红机制也是此理。

  明代的言官是一个极为特殊的群体,谢慎前世治明史时就对这一块很感兴趣,一来是都察院的权力很大,二来言官弹劾上书不必负责任。

  也就是说如果御史参奏的事情被查实,那么这个上奏的御史就会受到嘉奖,而如果查明他的奏报有误,御史本人也不会受到任何惩处。

  稳赚不赔的买卖自然谁都想去做,言官们自然就前仆后继的上书“针砭时弊”,渐渐的就会偏离天子的本意连带着天子也开始喷。谢慎都能想象诸御史卷起袖子,吐沫星子四溅喷到天子脸上的场面。

  也就是弘治天子是老好人能够忍得了,要是换了嘉靖,哪个臣子敢和他对着干别管多么德高望重都会被拖出午门廷杖。

  君不见那场著名的大礼议打断了多少根忠臣脊梁。

  在谢慎看来,这位屠尚书显然具备言官那一套能侃能聊的看家本领。

  谢慎对于这位屠大人的印象并不多,但总体印象还是积极的。

  这么一位老前辈出任天官,自然是好事。

  不过......

  谢慎印象中这位屠尚书似乎属于刚直不阿那种类型,简单说就是办事不会打弯儿。

  ......(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xiaoni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