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三十七章 廷推角力_寒门首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谢慎回京不久,就投身到繁忙的政务中去。

  若论这世上的苦差事,当值内阁绝对可以排到前三。

  皇帝老子无心政事,如山的奏疏便都堆积到了内阁。

  内阁之中,李东阳和谢迁是大佬,自然不能太累着,谢慎理所当然的要承担更多的责任。

  是人都有脾气,当看到有不少奏疏是抨击新政的,谢慎自然是不悦的。

  这些官绅还真是自私到了一种境界,能够把本不占理的事情说的冠冕堂皇。

  更让谢慎失望的是,谢迁似乎在这件事上态度也十分暧昧。

  真正支持他的人只有李东阳。

  当然,只要谢迁能够保持中立,不要公然跳出来和谢慎唱反调他就很满意了。

  眼下当务之急是为王守仁争取这个华亭县县令。

  不过,这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换作是一般的县令,以谢慎内阁大学士的身份,要想力保一人出任还是很轻松的。何况王守仁本身的资质并不差,在官绅圈子里口碑很好,简直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可华亭县是新政试点所在,无数双眼睛盯着,无数人惦记着,推举王守仁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在天子的示意下,大小九卿,内阁三位大学士进行了一次廷推,推举的便是这新任华亭县县令。

  为了一七品县令劳烦大小九卿,内阁大学士推举讨论,这在大明历史上恐怕是绝无仅有的。

  李东阳作为首辅,理所当然的主持此次廷推。

  众人皆明白此次推举的重要性,故而也无需多说。

  李首辅直接叫诸位大员将人选写在竹签子上,再递送到值房的方案上,由书吏进行统计。

  在廷推之中,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便是吏部尚书,也只有一票的权力。

  谢慎为了此次廷推可谓是费尽心力,提前游说了数人,只是不知道这些人会不会临时变卦。

  短短一盏茶的工夫在谢慎看来却如漫漫长夜般难熬。

  等到所有人将人名写好把竹签子递送到方案上,谢慎直是屏住了呼吸。

  书吏数签子统计人选的过程谢慎索性选择与李东阳闲聊。直到书吏将所有签子统计完,他才正色朝方案望去。

  “计数最多的是,兵部职方司主事王守仁。”

  此话一出,谢慎总算长出了一口气。

  他采取的策略是拉拢九卿,因为相较于六部堂官,这些官员的地位和谢慎相差较大,更容易晓之以理。

  最重要的是,九卿和各部尚书,侍郎都只有一票的权力。游说九卿显然更有性价比。

  对王守仁来说,这次外放绝不是一件坏事。

  他虽然现在挂着的名头是兵部职方司主事,是个六品官,但实际上因为不被天子所喜,并没有什么实权。

  王守仁也是个倔脾气的,索性便称病不去兵部坐班。

  这样的六品京官当得甚是窝气,还不如外放到华亭县,为谢慎的新政出出力。

  

  请收藏:https://m.xiaoni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