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五十一章 三足鼎立_寒门首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东南倭患平定后,谢慎便可以把更多的心思放在内政推行上。

  均田和税赋改革已经初见成效,提升军人和匠人地位也刻不容缓。

  前者可以通过军功进行奖掖,前朝都有例子,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推行。

  后者则绝无先例,要说服这些腐儒绝非易事。

  好在朱厚照坚定的站在了谢慎一边,给谢慎足够的支持。有朱厚照在,谢慎便不需要有那么多的顾忌,可以放开手脚去干。

  匠作学院正式成立,一切仿照国子监来,无论是官员等级还是学院规模都与国子监并无二样。

  唯一的区别是担任匠作学院的博士不是满腹经纶的大儒,而是经验丰富的匠人。

  这些匠人或者精通一门手艺,或者有不少奇思妙想可以化腐朽为神奇。总而言之,这打破了所有人对于师长便是儒士的固有印象。

  匠作学院的学员都是优秀的匠艺后生,入学前都需要进行考试,只有通过者才能来到匠作学院进学。

  和国子监一样,学员每天按时上课,听取匠艺博士授课,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进行小考,考试成绩最差者会被劝退。

  等到三年后,所有学员会进行一场大考,通过者可以直接授官。

  当然,授予的官职大多是工部或者与工部相关的。

  对这些匠人来说能够当官已经是天大的喜事了。

  这些人在特定的领域都有自己擅长的东西,但放宽放广却未必适用。

  而匠作学院显然是批量化培养人才的,那么多的毕业学员总不能都打发到将作监去吧?

  若是分到其他衙门不能人尽其用,未免可惜了。

  这件事情谢慎交给了顾鼎臣去推,一来是想要考察一番顾鼎臣,看看此人的能力究竟如何。二来也是想要借着机会向满朝官员表达一个态度,不光是我想要提高匠人的地位,顾大学士也一样。

  至于把匠考加入三年一度的科举,虽然是谢慎的愿望,但在满朝文官的强烈反对下还是暂时作罢了。

  文官们可以允许谢慎弄出一个匠作学院,那是因为顶天它就是国子监的地位。

  而国子监培养出来的监生在文官系统内部都没有什么地位。

  传统的做官途径无非就是那么几条,一是科举。这是康庄大路,是最正确的道路。

  别管是进士还是举人,都有了做官的资格。进士做的是现官,当期兑付,一旦登科立即授官。举人做的是期官,延期兑付,中举之后要候补,运气好了一两年就能补上缺,运气不好了也许三五年也未必能够变成官身。

  第二是坐监。

  国子监毕业的监生同样可以授予官职。

  监生也分两种,第一类监生是各县学的大龄生员。这些生员一般考了多次乡试都不中,继续考下去也是蹉跎岁月,故而选择退而求其次坐监混文凭。

  一旦国子监毕业也能分配工作。虽然官职远

  请收藏:https://m.xiaoni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