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1章 偏离_一寸山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了灵石县,并随时有可能沿同蒲路继续南下,攻取霍县、洪洞,进而从正面威胁临汾。

  山西站据此指出:情报二组原本负责监控濑名师团和同蒲路,现在却丢了这个重要方向,埋头在晋中南山沟一带裹足不前!

  情报二组组长王穗花此刻的心情,只能用抓狂来形容了。

  前两天离开大榆树山的391团之后,王穗花和李彦在特务连长赵木头的亲自护送下,拿到汽车回返文城。他们两个先是开到文城北郊的那个老张家院子,主人对他们称,他们不在的这些日子,院子外面的铁轨上没有小火车经过。

  这让王穗花和李彦都很失望。

  可是,军统的人万万没有想到,有一列小火车其实是从这条铁轨上开过去的,一直开进了小榆树山碎石峪。只不过,这院子的主人在当时,全家老小都去了同蒲路铁道线捡拾废品了,他们没有看到那一幕。

  这个误导的“情报”,让军统女少校对自己原来的研判,产生了些许的动摇,她因此觉得,那列被李彦在深夜捕捉到动向的日军神秘军列,并没有与杀回丰店的日军同步行动、开回宋家沟。

  阴差阳错之下,最终导致了情报二组开始了转移追查方向,转向南同蒲路和濑名师团——毕竟,站长一直坚持的意见是不能完全被忽视的——王穗花吩咐李彦,在这个老张家院子里再蹲守一天,次日如铁道线仍无动静,就自行返回文城的南洋旅馆与她汇合。

  当李彦不无欢欣地回到文城这个文明世界,立即撺掇王穗花带着他和电台台长,去宝元酒楼打一顿牙祭。于是在那里,他们又及时地听到了发生在倚红楼妓院的爆炸性新闻。

  酒楼的食客们,只是眉飞色舞地将孟大脑袋的遭际当作花边来佐餐下酒,可是,此事传进了军统特工的耳朵里之后,却绷紧了他们的神经。

  外地的日军军官,丢失了又全力找回了的皮包,皮包里的让日本人紧张万分的字纸——这无疑都引起了王穗花的高度警惕。李彦在进一步打听之下,得知了这几个外地日军军官是从太原方面过来的。

  那皮包里的字纸是什么、要不顾一切地从茅坑里找回来?

  “会是关于风计划的吗?”还在宝元酒楼的桌前,李彦就压低了嗓音向女上司发出了自己的疑问;而这疑问,正是王穗花也在扪心自问的。

  会是吗?“风计划”真的在南同蒲路、甚至真的就在文城吗?

  王穗花知道自己早已经被酒楼的白老板注意上了,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注意上的,她都不想再与那个老江湖更多地打交道。军统青浦班教给她的重要一条,就是永远不要引人注目;为此,军统女少校对自己的出色容颜还曾经抱怨过。她决定让李彦今后单独接近白宝元以及食客,看是否能套出更多的细节。

  这条花边新闻透露出的另一个重要信息,是地痞孟龙生牵头的一个汉奸侦缉队的真实存在。侦缉队的顶头上司,就是文城的特务机关长小岛正雄——日本人在文城开始扶持汉奸队伍了,这是他们惯用的制华伎俩,却对抗战的力量有着不小的杀伤作用。情报二组如今在文城开展活动,对此,也必须重视起来。

  这时,情报二组的另一个组员方墨书,急匆匆地奉命赶到了文城。来之前,方墨书被山西站找去训话,站长赵青文特意向他又灌输了要重视南同蒲路、盯紧文城的意见。所以,当王穗花在南洋旅馆召集全体组员(除了留守太原城内的学生兵聋子之外,其余的组员目前全部会聚文城),开了一次会议之后,情报二组就开始正式分出力量,面向南同蒲路。

  方墨书与李彦,被派到那个方向。方墨书有伪造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天津一家报馆的记者身份,可以借用新闻采访的名义,公开出现在南同蒲路沿线;而李彦因为对铁路路况熟悉,被安排与方墨书搭伴同行。

  王穗花、周怡则与电台台长监视文城,一面接应方墨书和李彦,一面同时监视小榆树山。

  就这样,监视小榆树山的力量被削弱了。事实上,这也导致了整个情报二组对“风计划”追查方向的偏离。他们最终要为这个偏离,付出沉重的代价。

  请收藏:https://m.xiaoni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