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75章 横渡南海_大明开局就登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由检的安排,这条路只有朱由检知道。

  天气炎热,从台湾补给的淡水很快就不能再喝,现在饮用和洗漱的用水,都来自海水淡化,铁甲战舰都自带有海水淡化设备。

  至于让军兵都多吃水果,郑成功不理解具体原因,但他不会去问,只要执行就是,反正皇帝的话从未出错。

  从台湾出发时,战舰上带有大量的水果,其中橘子最多,每人一天吃几个还是不成问题的。

  郑成功并没有进行过远航,我们说的远航指几个月或者常年在海上漂泊,他当然不知道新鲜水果,特别是橘子对航海的巨大作用。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大航海时代船员挥之不去的噩梦:坏血病。

  坏血病,即维生素C缺乏症,因长期吃不到新鲜的食物,尤其是蔬菜水果,导致的全身无力、肌肉关节疼痛,牙龈肿胀、出血,之后身体其他部位也有出血,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实际上,在大航海时代以前,人们对坏血病的认识非常有限。

  第七次十字军东征期间,十字军们就出现了坏血病的症状,但是当时随军医生从未见过这种疾病,所以只能把坏死的牙肉从牙床上割下来,让病人可以进食而已。

  大航海时代的来临,航海家们为了探索新世界,动辄要在茫茫大海上行驶几个月时间,缺乏新鲜食物的船员自然备受坏血病的困扰。

  达伽马远航印度的时候,在复杂多变的印度洋漂泊了3个多月时间,160名船员中,大概100人左右患上坏血病而死。

  哥伦布远航的时候,同样遇到了坏血病的困扰,他的船队横渡大西洋的时候,患了坏血病的船员被认为可能导致传染。

  于是就被留在了中途的一个小岛上,结果当哥伦布返航的时候,发现这些人早已经痊愈了。

  所以,当时的船员认为,坏血病可能是船上污浊的空气和变质的水造成的,一旦上岸就好了。

  之后的两百多年时间里,坏血病就一直伴随着水手们,限于当时的医学水平,人们根本找不到这种病的病因。

  最初船医们使用放血疗法,他们认为可能是血液坏掉了,所以把变质的血液放出来就好了。但是,这种办法毫无帮助。

  16世纪下半叶,人们开始意识到水果可以预防和治疗坏血病,荷兰人勒·美尔和威廉·斯考腾的远洋船只,就在塞拉利昂补充了750个熟柠檬。

  为了存放更长时间,他们还把柠檬风干,长期食用。结果,这一趟航行海员们都没有患上坏血病。

  于是,各个国家都开始建立远洋补给站,船队在靠岸之后就可以补充新鲜的蔬菜水果。

  比如如今的开普敦,即是17世纪荷兰东印度的公司在好望角设立的补给站。船队来到这里之后,可以让船员们休息、治病,补充足够的蔬菜和水果。

  但是,远洋航行新鲜食物毕竟难以储存,而海上的风浪和糟糕天气也可能让船队无法及时靠岸,坏血病依然折磨着水手们,就像挥之不去的梦魇。

  更关键的是,当时并没有医学上的充分证据,表明坏血病的成因和治疗方法——也就是说,并非所有的航海家和船员,都知道新鲜蔬菜和水果的重要作用。

  其实伴随航海的坏血症,就是维生素c严重缺乏导致,不是水果能治疗坏血症,而是船员们缺乏水果里的维生素c.

  朱由检当然知道这里的门道,台湾到巴达维亚的距离还不至于让明军产生坏血症,但朱由检这也是以防万一,他担心影响明军的战斗力。

  突然对讲机里传来战舰观察哨的报告:

  “报告,前方发现不明船只在向我方行驶而来”。

  请收藏:https://m.xiaoni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