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7 第 127 章_科举出仕(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恰巧臣看过几本书,又正好被臣碰上,这才发现了煤炭及其真正作用。这番阴差阳错下的幸运,时也命也!是承借了陛下和大燕的运气,臣才能发现煤炭的。”

  将煤炭带来的巨大功绩,都揽在自己身上?黎池是不敢的,他怕被压趴下。

  对于黎池所说‘时也命也‘,以及他的这份谦逊,贞文帝是很满意的。虽然官员只要有才,骄傲一点也无可厚非,他也能包容得了。但若是一个官员,既有才华又谦逊、不居功自傲,就更得他的喜欢了。

  “和周,你谦逊是,是因你品格好。可你的功绩,朕也是记在心里的。”手下官员谦逊,可他这个做皇帝的,却不能对官员的功绩视而不见,要主动夸一夸才更好。“朕前几日微服出宫,去南城区看过那条水泥路,亲眼见证和周试验出来的水泥,也是有大用的。”

  水泥的用途,修桥铺路、修房建屋还是其次,更重要的在于防洪治水、修筑边防,后者对大燕来说,才是利国利民的大事。

  煤炭,水泥,都是于国于民皆有大用的东西。或与黎池有紧密联系,或出自黎池之手,所以论起他的功绩来,那真可说是很大了!

  不过贞文帝的连连夸奖,并没有让黎池飘飘然,他该如何还是如何。“水泥这事,起初不过是源于臣心中的一个疑惑而已。若无俭王殿下的支持和银钱资助,臣也不知何时才能将其试验出来,抑或是就永远不会去试验了。”

  贞文帝也觉得,在识人和用人这一点上,他的三儿子确实是学到了的。“朕的三皇子,也算是有一份功绩吧。”

  听黎池说起‘银钱资助‘,贞文帝又想起据说状元府日子过得拮据的事情,“和周,朕听说你府上缺少银钱?”

  关于官员的家里穷困这事儿,其实是很能增加好感的事情,这样会在皇帝这里会留下一个某官员清廉的印象。

  所以,家里没钱这事,黎池并不羞于提及,他准备大大方方地‘哭穷’。

  “臣要先谢过陛下才是。”黎池先向贞文帝作揖谢过之后,才继续回答问题。“在臣还未考中进士为官之前,臣的家中并不富裕。所幸臣科举出仕后,有陛下赏给臣一座状元府以及六百两黄金,臣这才得以在京城里落脚,较好地生活起来。否则,臣就要像许多家贫的同僚一样,赁屋居住了。”

  贞文帝插嘴说:“朕听俭王说起过,说你以前读书赶考的费用,还是靠抄书攒下的。”

  “正是如此,臣也很感谢俭王殿下。”黎池和赵俭的少年友情与恩情,想必在那次赵俭进宫解释哭诉时,贞文帝就已经知晓,他也不用多做解释。

  “因臣有了陛下的赏赐,这才将状元府撑了起来。但京城大、居不易,衣食奴仆花费不少,后来又添了一对儿女,可女儿和她母亲的身子

  请收藏:https://m.xiaoni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