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 第 31 章_科举出仕(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场景想想就有些不雅观。

  即使没在考官眼皮底下的考生,也要注意仪态,因为考官会不时巡视考场。虽说考卷是糊名的,考场仪态对成绩影响不大,可这个时候的读书人圈子就这么大,若因考场失仪给人留下一个粗鲁懒散的印象,以后终究是不好的。

  对于接人待物、仪态形象这些方面的事,黎池是非常注意的。

  第二天一早,黎池起床用考场的清水简单地漱了口,啃了几口带进来的干粮馍馍,又休息静坐片刻,才开始作答赋诗题。

  昨天下午小半天的时间,黎池都在静坐构思对月怀古诗。这首诗适用的怀古历史典故,他已经推敲出来。

  诗的形式也确定了,考题虽没有规定诗的体裁究竟是五言或七言之类,也没规定究竟是古体诗还是格律诗,可根据以往规律,黎池决定写古体诗。

  格律诗亦即近体诗,在字数、声韵、对仗方面有严格要求,规矩束缚较多,这似乎更能体现出诗的水平。可这次的诗是怀古主题,且用到的历史典故较多,因此黎池决定作一篇不受格律束缚的古体诗。

  古体诗和格律诗,就好比两支难度系数不一样的艺术体操,但难度系数和水平高低之间,并没有绝对关联。黎池就准备作一首古体诗,在内容、思想和字数上取胜。

  有昨天下午小半天的构思,黎池又花了上午半天的时间再次仔细推敲。一字一句地推敲遣词造句,有些关键句的关键字,他不断地置换用字、以求找出那个最妥帖的字

  如此,午饭就是啃了几口干粮,之后黎池开始研磨以求静心,然后蘸墨、提笔写就

  半个时辰过去,黎池放下笔,一篇一千八百个字的望月怀古作成。

  黎池依旧全诗通读了一遍,字句没有错漏、卷面没有墨团污迹。当然如果有,那也没办法了。

  黎池将一文一诗两张答题卷拿出来,一眼扫过欣赏一遍后,又将考卷和答题卷一起放到考篮里。之后开始清洗、收捡笔墨砚台,一切都整理好,只等时间一到就糊名交卷离场。

  院试不比县试和府试,院试是封闭考场连考三天正试、以及两天或一天覆试,自然不能提前交卷离场。

  黎池的仪态端正而从容,静坐到日入时分,终于鸣锣三声,提示考试结束。

  他坐在甲一号房,自然就成了考场中第一个糊名交卷的考生。自然也是第一个走出考场的。

  黎棋与黎河和黎湖三人,依旧等在考场外,见黎池出来了就赶紧上前,询问他身体如何、有无受凉,黎池一一回答让他们安心。

  院试若考过就是秀才了,就算是踏入了士大夫阶层,有免赋役、可见知县不跪、不可对其随便用刑等特权。若是考的好,成为?生,不仅有公家按月发给钱银,还能通过给考取童生试的读书人作保,从中取得报酬。好处可谓多多。

  如此重要的一场考试,即使是先前一直很淡定的黎棋,真到了这种时候,也淡定无法了。

  回去客栈的路上,黎棋终究没忍住,问道“小池子,如何可有考中的把握”

  黎池看到他爹忐忑又期盼的神情,微笑安抚道“有八九分把握能考中,至于名次如何,还不敢断言。”

  “能考中就好考中秀才就好了,名次不重要”虽自家儿子说过,学政就算看在知府的面子上,也不会将他这个府试案首出榜,不出意外应该能得个秀才名头。

  可万事都有个万一,万一呢现在听到儿子亲口说有八九分把握,黎棋心里也就踏实多了。

  不算京中的四爷爷,黎水村里就黎槿一个秀才先生,自家儿子要是也能考中秀才,那也算是光宗耀祖了

  请收藏:https://m.xiaoni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