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5章 飞梭织布机_大明之我是崇祯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一些铁匠将导轨个沉栏也制作了出来。木制构件就更容易制作了,不用一会,好多木匠一起制作,一台比正常织布机宽一倍的新式织布机就出来了,最后朱络轩将飞梭装在了上面。

  随后朱络轩不顾阻拦,亲自实验操作了一下,随着飞梭快速的穿梭者,织布的速度相当可观,大概操作了半个时辰,便织出了两尺的宽布,效率足足是原来的两倍,布匹也比原来宽上一倍,这样这台织布机顶的上原来的四台。

  霍维华站在一旁,眼神中都是不敢相信,他从来没想过不靠经验只靠机器的力量,织布的效率可以这么快,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他无论如何不愿意相信,世界上还有这么奇妙的机器。这下朝廷的布匹产量会多处几倍的,这样的话要不了多久北方边关的士兵不会在受冻了。

  朱络轩见到他的表情已经懒得解释了,任何人对自己这些超越时代的发明都会吃上一惊的。

  有了这种织布机,江南的纺织业肯定会受到猛烈的冲击,那些江南富豪们肯定又会崩溃一波的,制造这种机器需要铁匠和木匠,包括人工等成本在内,一台织布机需要三两银子一台,现在的朱络轩可是财大气粗,第一批,朱络轩准备在皇庄建设一座五百台规模的织布工厂,之后慢慢扩大,魏忠贤那里也是同步进行,一来可以削弱东林党自身的土壤,二来也可以给朝廷增加更多的税银。

  朱络轩初步估算了一下,按照一台织布机占地三平方米计算,五百台织布机就占地一千五百平方,加上原料c成品之类的仓库少说也需要两千平方。不过对于他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大的工程,几十个木匠泥瓦匠很快就能做起来。

  经过上次的鞑子攻击京城,朱络轩已将北方的防线再次巩固,在军中还有一份特殊的奖励,就是有谁在边关发现烦防御比较弱的环节,上报所在军队,有主将们探讨,如果他们觉得有必要将强防御,赏银十两,重赏之下还真发现了不少漏洞,这些漏洞也都补齐了,现在的边关以长城为例,就是铁桶一块。

  打定主意的朱络轩回到宫中,将此时告知了袁施吟,由她阻止安排产房的一起工程建设,并表示越快越好,另外还要留足地方,一旦时机成熟,二期建设会立马开工。所有的花销从内帑中支出,国库的银子只用作赈灾c疏通河道等民生工程和士兵的粮饷。

  朱络轩也规划好了房子的大小和朝向,他准备建设一百平方一间的大房子,建二十间,其中五间对方原料和成品,由国家机器运作,开工建设这个小工程,用不了多久。

  袁施吟很快就将建设的费用估算了出来,大概需要花费两百两银子,这些银子现在他和朱络轩看来不值一提,随后袁施吟建议将一期工程扩大十倍。这样纺织厂一旦开动,将士们缺衣少穿的现象就会尽早的解决。

  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

  请收藏:https://m.xiaoni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