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五十七章 杰克赚了一笔_铁血东北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华盛顿,白宫。

  一个五十五岁上下,身着一袭黑色西装,面部圆润富态,身子微微发福的中年人正在白宫的办公室里来回地踱着步子。

  虽然已过知天命之年,但他还是像当代的许多年轻人一扬,将一头油亮的金发梳成分头,两道浓密的眉毛不时地上下翘动着,一双深邃的眼睛里不时地散发着一种鹰隼般犀利的寒光,浑身上下弥漫着一种精悍、高贵的气息。

  这个人,就是美国的第三十一届总统,共和党出身的赫伯特.克拉克.胡佛。

  胡佛总统,早年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地质学系,曾在中国天津担任过开滦煤矿的采矿工程师,义和团运动时期,他曾督导西方军队军营建设。

  在美国历史上,他是除约翰.肯尼迪外,唯一一位不拿薪水的美国总统,美国最大的胡佛水坝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胡佛在从事采矿业的同时也一直从事商业,1908年,年仅三十四岁就获得了巨额的财富以及全球大多数同行的认可尊重,同时还执掌多家矿业公司的控股权及主席职位,同年,他还创办了工程咨询公司,在纽约、伦敦、旧金山等地都有办事点。一年后,他又在斯坦福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主讲工程学,汇编了一本《工程原理》,童年出版。由于他在采矿业方面的远大眼光和卓越的行政管理才能,在世界上获得许多大企业家,大财阀的尊重,曾先后担任过,总工程师,总经理等职。直到一战爆发时,他的工程师生涯才结束,不过在干工程师的那些年里,已经给他在各个领域积累下了很高的声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战期间,他为了拯救那些被困欧洲,极端贫困的美国人,自动请缨到伦敦担任美国救济委员会主席,曾帮助十二明贫苦交加的美侨回归祖国。

  此后,他先后对比利时和法国进行救济。一直到1919年7月,这项救济才宣告结束,在担任美国救济委员会主席期间的所作所为使他在国内外各领域赢得了巨大的声望,美国资产阶级学者称其为“伟大的人道主义者”。

  由于他国际声誉日盛,之后被召回华盛顿担任粮食总署署长,授予管理美国粮食大权。在此期间,他鼓励粮食生产,并采用自愿原则办法,一改定量分配原则,成功削减国内食品消费量,杜绝浪费,同时制定超利润税稳定物价,并分配改善销售方式,满足了美侨的需求和对协约国的供应。当时美国各家报纸都把这个署的工作称为“胡佛化管理”,连家庭主妇都知道,“胡佛化管理”是最经济的家庭食品安排。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到处缺钱缺粮,饥民充斥城乡。协约国首脑任胡佛为救济与复兴署署长,直接向他们负责,以解决战后的食品短缺。

  《巴黎和约》

  请收藏:https://m.xiaoni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