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5 《倒计时》_天道代言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癌症患者,同时也是个医学硕士,跟着导师研究一种新的抗癌药物。阿京对这项研究异常热情,把它看做自己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主动提出试验药物。

  但项目组经费紧缺,临床实验进行没两天,被迫中止了。阿京去找导师,结果被赶出来。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就这么断了。

  阿京有一个愿望清单,是他死前想要做的一些事。实验中止后,他认为自己活不下去,心如死灰,每天躺在病床上什么也不干,只是幻想。幻想自己实现愿望的过程。

  这些幻想,就是这部喜剧的真正主线。

  就如同穿越一般,在幻想里。

  他有时是奇葩的研究员,凭借各种奇奇怪怪的姿势完成实验,最后竟摘得诺贝尔奖;

  有时是妈宝电竞男,带着老妈一起参加比赛,骚操作频出,竟然得了世界冠军;

  有时竟然还变成十来岁的年纪,牛逼哄哄,把同龄熊孩子暴揍一顿……

  总之,他幻想的,都是一些很奇葩很骚气,谁都很向往,但谁都不敢做、也做不到的事。

  这是非常典型的喜剧片表达,让故事主角做一些观众想做又做不到的事,满足他们的欲望。

  比如在上面三个幻想里:学生们满足了“不用努力就能当学霸”的欲望;游戏玩家满足了“不被父母阻止、甚至反向操作带着父母一起打游戏”的欲望;而大部分人都满足了“不被道德绑架、想揍熊孩子就暴揍一顿”的欲望。

  而且,不仅仅只是满足,甚至还有溢出——学霸得了诺贝尔奖,游戏玩家得了世界冠军。观众看到一半,已经达成心理预期,看到结尾,会感觉超乎意料地爽。

  张三也看得极为爽快,他甚至已经开始思索,可以往故事里加进什么样的包袱,把它变得笑料百出。

  每一个幻想故事都相对独立,会给观众带来截然不同的观影体验、不同的开心和爽感。

  最重要的是,这种形式很适合这部电影的体裁,每一个日历牌,都会开启一段现实一段幻想。

  幻想和现实双线并行,前者相对割裂,后者却很连贯。

  在幻想中,阿京的心愿得以实现。

  在现实中,他的心情变得越来越好,健康状态竟然突飞猛进。

  让张三觉得高明的是,这一切并不是直接告诉观众的,而是借由日历牌、随时出现的病历、阿京的外在表现……在镜头中展现出来,让观众自行领悟的。

  不直接点明剧情,而是用镜头展现片段,让观众自行领悟。

  这种表达方式成熟而有逼,不像商业电影的表达手法,反倒在文艺片里非常流行。但凡有点能力的文艺片导演,都会这么表达。

  举个例子来讲,许多大导的电影里,会出现这样的镜头衔接:

  第一幕,角色面临一个选择,是开车去上班,还是坐公交车。镜头会展现一些细节,(

  请收藏:https://m.xiaoni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