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27章 舌战群儒_奋斗在初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当然有关系了。魏中书可知高句丽的实力如何?”

  “倒要向秦国公请教。”

  “高句丽东西两千里,南北一千里,户口过百万,带甲五十万。论起国力来,虽然远不如咱们大唐,可也不是没有一拼之力。”

  “那又如何?”

  “还如何?现在各个藩国,能和咱们大唐有一拼之力的,就要数高句丽了。花无百日好,人无千日红。有朝一日,咱们大唐败落下去,那能称为天子的,恐怕就不是大唐之君,而得是高句丽之主了。”

  见众人眼中还是一阵茫然之色,郭业只得继续解释。

  他说道:“其他藩国不修文法,人口稀少,又身处贫瘠之地,长远来看,终将败落。唯有高句丽要人有人,要地有地,此时不除。到了后世,必将为中国大患。陛下此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房玄龄点了点头,道:“秦国公的意思,老夫明白了。如果把咱们大唐比作皇帝的话,那高句丽就是权臣。老皇帝在的时候还没事。如果老皇帝驾崩,新皇登基,那天下就说不定是谁的了。”

  李道宗道:“早这么说不就得了吗?扯天子什么的,都把人绕晕了。总而言之一句话,高句丽有能力对咱们大唐构成威胁,咱们就得把他灭喽!不能给后世子孙留下一个巨大的祸患。”

  李二陛下道:“正是如此,如今开国的良臣猛将大部分还在,灭高句丽不在话下。等到人才凋零了,到时候还指不定谁欺负谁呢?所以说,现在就算花再大的代价,也要把高句丽灭国。”

  在场之人,都有爵位。

  如无意外的话,都是子孙后代与国同休。

  现在郭业把高句丽的存在与否,和后世子孙能否安享富贵联系起来,他们的态度顿时出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段志玄道:“如此说来,征伐高句丽风险虽大,但是获利同样巨大。微臣以为,这场买卖干得过!”

  韦挺道:“为了后世子孙,还请陛下提虎狼之师,为我大唐除此心腹后患。”

  李靖道:“微臣不才,愿为前锋!”

  就连刚才反对最激烈的魏征,此时也改为了赞同。

  唯有吏部尚书孔颖达摇了摇头,道:“话虽如此,微臣还是不赞同出兵。高句丽无罪遭诛,于理不合。”

  郭业苦笑着,道:“老先生何必那么迂腐?须知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友谊,只有永恒的利益。”

  “只有永恒的友谊,只有永恒的利益?”

  孔颖达虽为圣人之后,儒门宗师,但也不是食古不化之人。

  与后世明清的腐儒不同,他早就知道,儒家所谓的“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到了现在已经非常不合时宜。但是如何改进,却还是毫无头绪。

  闻听此言,直如醍醐灌顶,仿佛黑夜中看到了一盏明灯。

  他躬身一礼,道:“此言乍听起来

  请收藏:https://m.xiaoni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