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235章 等死,死国可乎?_奋斗在初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秦王千岁,在下有个问题要问您。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好了,老夫绝不同意兵谏。”

  “孔尚书有话请讲。”

  “兵谏如果失败了那当然是万事休提。但万一成功了呢?您准备如何对待陛下?如果让陛下退位为太上皇,那孔某人绝不答应。我宁可一死,也不愿留下一个乱臣贼子的名声。”

  郭业和房玄龄对视一眼,露出了会心的笑容。他们知道,从现在开始,这次会议算是落入二人的掌握之中了。

  当即郭业就把海外建国以及议会制度,详细地解说了一遍。

  最后他说道:”圣人云,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如果大家无法被陛下原谅,避居海外也是符合圣人教诲的。不知孔尚书以为如何?“

  “这……”孔颖达想了一下,道:“《史记》中曾记载,伊尹放太甲于桐宫。三年后,帝悔过自责,反善。于是伊尹还政于帝。帝太甲归位后十分贤德,诸侯归心。秦王欲行伊尹之故事乎?”

  “呃……差不多吧。不过我有点胆小,陛下归政之后,我可不敢留在大唐,只能是在海外建国。从这方面讲,我可比伊尹差得远了。”

  孔颖达点头道:“如此甚善!秦王欲效仿先贤,老夫不才,愿附骥尾。”

  最古板正直地孔颖达都为兵谏的事找理论依据了,其他人那就更没意见了。

  于是乎,发动兵谏就成了在场所有人的共识。

  当然了,这还不算完。兵谏可不是想发动就能发动的,以前大家有这个把握,是因为有两个人在关键位置上。

  其一,为尉迟恭,他是兵部尚书。其二,为李绩,他掌管着领军卫府衙门。

  有了他们,再加上其他人在军中的影响力,发动兵谏十拿九稳,没什么难度。

  但是现在,李绩被勒令退休,尉迟恭更惨,被下了刑部大牢了。这种情况下再发动兵谏,不计算李二陛下露面的因素,成功的可能性不过是五成。

  李二陛下真的要是登高一呼的话,那成功的可能性就更低了。往高了算,不过两成。往低了算,恐怕一成都不到。

  所以,到底应该如何兵谏,大伙还真是一筹莫展。

  这里面最知兵的人就得说是卫国公李靖了,他紧皱眉头道:“出动大军厮杀,实乃下下策。不仅胜算太小,即便胜了,长安也得被打成白地。实在可惜。”

  郭业道:“那您的意思是……”

  “有没有办法行玄武门故事?”

  郭业摇了摇头,道:“玄武门之变,陛下杀了建成元吉之后,高祖就只能传位给他了。但是这次,大家把齐王李佑杀了也没用呀。陛下那么多皇子,传谁不成?除非……”

  “怎样?”

  “除非把陛下也一勺烩了,但这个主意大家肯定不会赞同。”

  李靖道:“杀齐王没用,更不能杀陛下。那么……把陛下囚禁起来如何?”

  “您这不是废话吗?大家要是有办法把陛下囚禁起来,又何必要兵谏……咦,不对……”

  话说到这,郭业忽然心中一动,道:“我有办法了。”

  “什么办法?”

  “这事恐怕还得着落在李大亮的身上……”

  请收藏:https://m.xiaoni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