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9 番外:一朝为相天下知_闲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发着惊人的活力,每年都会涌出不少得用的人才。

  转眼多年过去,武媚以多年的刺史经验入朝,先任吏部尚书,分拨人才从无疏漏,举荐之人皆在政绩斐然,朝议也多有独到见解,总能料事于先。

  时间一久,许多人都习惯了有事先问她的意见,哪怕李承乾不给她左仆射之位,她也已有了宰相之实。

  今年年初,李承乾力排众议升武媚为左仆射,位居朝臣之首,荣显一时。

  此时武媚才四十多岁,年未过半百,已走到了无数男人一辈子都难以企及的位置。

  武媚最初为人知晓只是因为一出“莽国王一言失美”,如今却是因为自己的才能和地位名扬天下,成为天下女子的典范。她成为左仆射后没做别的,不像许多人想象的那样为自己家或者为滕王一党争取什么,只在闲暇之余著书立作,写了一本《臣轨》。

  所谓的《臣轨》,就是告诉百官与天下士子应该怎么当一个上无愧于君主、下无愧于百姓的官。

  武媚在书中总结了自己多年的地方经验,从治理一个县开始一直讲到治理天下,其中可学习、可借鉴的内容多不胜数。

  李承乾连夜读完,第二天便表示这本书是天下官员必读之书,要刊印出来让朝中大小官员人手一本,好好学习其中的有用之言,并表示年底考课要加入这方面的内容,考不及格的去没前途的地方养老,考及格的去有前途的地方奋斗。

  一时之间,朝野上下掀起了研读《臣轨》之风。

  相比之下,李承乾比较头疼的就是太上皇给他写的《帝范》。既然是《帝范》,那当然是写给皇帝的,太上皇给他写了整整一本书的劝告,加起来有五百多页,偏偏他不能不读,他一向是个孝顺孩子来着。

  于是李承乾不得不客串一把寒窗苦读的学子,每天处理政务之余熬夜苦读,争取尽早把太上皇亲自给他写的《帝范》读完。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李承乾挑灯夜读的次数多了,白天难免精神不济。

  武媚很快发现端倪,问出原因之后气势汹汹地杀去大明宫求见李二陛下。

  李二陛下现在不理朝政了,时不时去幼儿园那边开开“我当皇帝那些年”的专题讲座,或者在太液池钓钓鱼。

  比如现在,李二陛下就带着一串孙子和曾孙在太液池边垂钓。

  听人说左仆射来了,李二陛下有些稀奇,不知道武媚怎么会来见自己。

  武媚见着李二陛下之后规规矩矩地行了礼,然后就开始开喷,认为他不该把《帝范》写得太长太杂,占用李承乾太多时间。

  李二陛下听得气结,就许你写《臣轨》,不许我写《帝范》?

  李二陛下特别不高兴,晚饭直接不吃了。

  李承乾听说李二陛下不肯吃饭,赶紧前去陪着用膳,好劝歹劝,还出动了可爱小孙女这个杀伤

  请收藏:https://m.xiaoni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