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八节代价_唐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太认同,他认为自己就该接受别样的教育,不管皇家的教育多么艰涩古怪,他都一门心思的想要完成自己的帝王学业。

  出了太子家,带着贺兰直接就回了玉山。他准备这段时间就留在玉山外公家里了,不回云家,也不回京城,对外的说法就是自己要随着外公学习《尚书》。

  长安的气氛依然没有好转,张俭兵败金刚山,四万唐军在损伤过半的情形之下,不得不退守平壤。驻守在白石城的牛进达,携带大量物资艰难的向高丽内地挺进,一路上叛民处处,道路损坏的情形极为严重,每日前行不过三十里。

  云烨在西域取得的大捷在这样严酷的情形之下,再也无人提起,有郭孝恪的前车之鉴,所有人对张俭能否固守平壤持悲观态度。

  是年七月,张亮的辽东水师自椒岛袭破长口镇,海军6战队长驱直入,张亮亲自领兵与新罗大将阏川率领的三万大军交战于南埔,在战事惨烈之时,有高丽野人突然暴起,撕咬阏川颈项,吸允鲜血三升,在大军中生生的将新罗主将的鲜血吸干,三万大军竟无一人胆敢阻拦,张亮趁势掩杀,溃敌三百里,后见高丽野人大惊,原来此子正是当年自己被云烨押解回高丽路上所见的的吃人儿,遂收为义子,名曰吸血儿。

  新罗,百济联军不得不停止攻击张俭,转头追捕在平壤城外游击的张亮军,张亮率领五千海军转战一十六日,所到之处血流成河,无奈敌我之力甚为悬殊,不得不再次回到海上,寻找破敌良机,张俭得到了喘息的机会,整个辽东战场再一次陷入僵持状态。

  房玄龄放下手里的战报,长长的松了一口气,没想到向来懦弱的张亮这一次竟然会立下如此功勋,他不得不佩服皇帝的遣将之策,把身负血海深仇的张亮安置在辽东确实是高瞻远瞩。

  刚刚松了一口气,就看到了常山王的奏折,整部奏折只有一《素冠》:“庶见素冠兮,棘人栾栾兮。劳心慱慱兮。庶见素衣兮,我心伤悲兮。聊与子同归兮。庶见素韠兮,我心蕴结兮。聊与子如一兮。”

  房玄龄心中一惊,翻开页,上面写着一行大大的字,名曰:《祈母书》,见到这个名字房玄龄眼前一阵阵的黑,强忍着心头的震撼,将这一个手札放在文书的最下方,想要黜落这本奏章,这是他能为太子做的唯一的一件事。

  什么是《素冠》?这是一谈论同情心的诗歌,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这是说,凡是正常人,都具有同情心。它是设身处在遭遇不幸的人的境地,替他人着想,替他人担忧,分担他人的不幸。这是人之常情之一,同时也是仁爱之心、博爱之心的体现。

  可是太子妃的悲剧是谁造成的?正是当今的皇帝,是他权谋斗争之后的产物,就算是不对,也不能

  请收藏:https://m.xiaoni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