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六百零六章 意图(二)_楚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唯有深刻剖析淅川一战背后更深层次的致胜因素,才会更清晰的明白韩谦为何要这寒冬腊月突然发动这样的突袭攻势。

  淮西这片土地,近百年来,所经历的战乱,比荆襄、南阳有过之而无不及。

  即便是大楚开国之后,梁军就有三次大规模的侵入淮西;小规模的侵袭没有一年会中断。

  金陵事变以来,特别是李知诰统领淮西禁军渡江北征,迄今战事已持续有将近两年。

  虽然淮阳山北坡、东坡的峰岭之间,没有流民军残部,这使得这些山区内部结寨自保的军事力量不足,但逃避战乱迁入其中的普通平民,绝对不在少数。

  棠邑过去一年,虽然不可能对淮阳山邻近巢州、霍州的北坡、东坡地区进行准确的统计,也无法准确估算这些山区民户的具体规模,但也花大气力摸过底。

  棠邑真正的优势在哪里?

  韩谦与其父韩道勋数年所经营深耕的叙州,可以说是标准的山地州。

  金陵事变期间,韩谦率赤山军往南转移,一度有着经营浮玉山,作长久抵抗的打算——茅山“被俘”后,王珺在韩谦身边近一年的时间,对这些是再清楚不过的。

  结合这些再回过头来审视安丰寨的意义,便会明白,安丰寨实际上是沿南北淝水的上游河谷进入淮阳山东北坡深入的门户。

  不同于最高峰才四五十丈的五尖山脉,淮阳山东北段,成百上千座山峰都在三四百丈往上,地势险绝陡峭,一些源出淮阳山的溪河,特别像南北淝水等主要干流,其地形相对平缓的河谷、河滩地,实际是深入淮阳山区腹地的主要通道。

  而事实上,突袭兵马往安丰寨外围集结过来,一方面在田城、冯宣等人的主持下,正快马加鞭的在南淝水河的北岸集结兵马,做进攻前的最后准备,另一方面奚发儿已经率领百余斥候先期沿南淝水河的河谷,进入将军岭作前期侦察去了。

  而在拟定的作战方案里,也考虑过无法顺利攻下安丰寨的情形。

  不过,后备方案不是原路撤回,也不是往东进入五尖山,而是往西南进入淮阳山东北坡,然后依托淮阳山东段从西北往东南延伸五百余里、纵深广达三百里的广阔山区扎根。

  这是韩谦趁梁军主力都集结于黄河北岸,寿州军无法独力对南线发动大规模攻势的机会,发动这次突袭的根本意图所在。

  其中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梁军主力半年到一年时间内,无法转移到南线来。

  这个主力,除了梁军的精锐兵马,更重要的是梁国境内的作战物资,短时间内主要只能保障北线,无法往南线倾斜。

  要不然的话,棠邑此时分出一部精锐兵马深入淮阳山,梁军与寿州军却能集结大军,不计伤亡进攻滁河、浮槎山防线,有可能会导致棠邑全面崩盘。

  当然,武卫军从

  请收藏:https://m.xiaoni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