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五十章 诱饵_抗战烽火之护国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白飞听了尼古拉同志的话,差点笑出声来。尼古拉同志到底还年轻啊,又在苏联生活了十年,对政治上的事还是比较稚嫩。

  这件事先不说白飞愿不愿意,就算他愿意,到了蒋介石那里也肯定是不可能同意的。

  开玩笑,蒋介石为何要当黄埔军校的校长?还不是因为所有从里面毕业的学生,不管愿不愿意,名义上都是他的学生,凭着这层关系,更有利于他控制军队,巩固权力。

  若真让白飞以他的直属团为根基去发展壮大青年军,再让他担任军训总监,到时候训练出来的部队会不会成为“白家军”,关键的时候是不是会绝对听指挥?这一切难道蒋介石不会考虑?

  话说,白飞先前虽然看起来比较受蒋的欢迎,那只不过是他打仗比较厉害,并多次立功的结果。实际上,像白飞这样野路子出身的人,既不是黄埔系,又不属于江浙系,是很难得到蒋的真正赏识和看重的。更何况这次的去职事件,已经让他明显感觉到正在被蒋边缘化。试问组建青年军如此重用的事情,蒋介石又怎会让他白飞这样一个既不是心腹、又不受控制的人去担当重任呢?

  果然,还不等白飞发表意见,站在一旁的罗卓英就插嘴道:“建丰,这件事还是稍后再谈吧,最起码要先跟委员长商量一下,否则一旦出现变故,岂不是让震宇失望?”

  罗卓英身为蒋介石的心腹将领,对蒋的思想和看法是有一定了解的。他这句话虽然看似再为白飞着想,但其实只是怕白飞一口答应下来,到时候事情难办。

  白飞心中如明镜一般,对罗卓英的反应早已在意料之中。历史上,这支青年军的组建,蒋介石最终是任命罗卓英担任了军训总监。好在白飞对这个职务没有半分兴趣,更不希望自己辛苦调教出来的直属团被打散,于是便打蛇随棍上,劝说道:“是啊,尼古拉先生。这件事还是放一放,先征得委座意见为好。”

  经国同志眉头微皱,见二人都在劝说,便只好作罢,只不过脸上落寞的表情却是怎么也掩饰不掉。白飞有些明白他的心理。

  蒋经国25年赴苏联留学,后因为蒋介石反苏反共,蒋经国于是被苏联扣押,被整到了西伯利亚去做苦役,期间时间长达十年之久,就连他的媳妇俄罗斯人芬娜(后改名蒋方良),也是蒋经国于35年在苏联的矿场认识的矿场女工。37年,国内抗战爆发前夕,经人斡旋,苏联方面获准蒋经国回国。

  回国后的蒋经国眼看日寇猖獗山河沦丧,心中激愤的同时,原本以为可以大展拳脚,做一番于国于民有益的大事。却不料被蒋介石安排回老家读书,什么《孟子》《曾文正家书》等古书,叫他“补课”和“洗脑筋”。一直到38年,蒋经国这才被安排来到

  请收藏:https://m.xiaoni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