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淮动_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了;他们要么老老实实的投降,就此接受劳动改造而享受辛苦创造价值的集体生活,要么就在火铳和大炮面前给娘压成灰灰好了。

  再则,淮南道这些年虽然一只水旱灾患**不断而大量户口流离失所,但是本身作为中国历史上传统农耕区和粮食产地,土地肥沃与物产丰饶的底子,还有水利灌溉的基础还是不同程度存在的;

  故而相比历史上那些藩镇割据期间,小打小闹的开拓与屯垦或是零敲碎打的修修补补;只要有足够规模的人力资源和其他的持续投入,就可以比较容易的获得成果和收获。

  因此,我在这里继续盘桓和坐镇上一段时间,就成为了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情了。一方面是方便获得更多国超方面的后续消息与动态,就地进行研判和评估。

  另一方面,主要是协调后续抵达的援军与人力资源,配合水陆并进的一系列军事行动,已经被朝廷渗透的十分厉害的那部叛逃人马,需要加以追击和肃清;也是籍此整合重建地方的秩序和武装力量,将最基本的南向沿江防线与警戒区,给草草建立起来再说。

  接下来,我对于徐州方面的第一条后续指令,就是马上开始从舆论和实质举措上,开始逐步的切割与大梁朝廷的干系和关联;

  因为这些工作其实很早就已经在持续和按部就帮的暗中进行着,所以这一次更多是一些象征性和名义的举措

  比如,包括了全方位的改易军序和番号;

  自此开始将本部主战军序的御营左军,改名为淮镇第一军,行营右护军改为第二军,前军改为第三军,模范后军改为第五军;此外,还有比照主战部队建立起来,负责驻防辽地的安东守捉军,就地改编和扩充为为第六军,。

  然后,淮东守捉军配下的前后左右四厢,改为防戍第一、第二军;其余驻留在安东境内,至今保留一个基本架构的定襄军、平海军和保定军,则暂编为防戍第三、第四、第五军;待到就地扩编和补充完成之后,准备移驻到河北,河南和淮南地方。

  而半脱产的建生军编制和名号依旧不变,但编为一个不满编的工程军和三个屯垦军;淮镇直接支配下的外驻藩兵,也基本保持原状以沿用旧号,只是暂且在善后留守司的名下,分为夷州和海东(新罗藩)、辽地三大驻防集群。

  至于,技术兵种和实验部队汇集的左右虞侯军,则就地改名为内卫第一、第二师;牙兵诸营的亲直和衙前的名号则一概不变。

  另外在淮东经略使名下以营为单位,另设十数个独立的边防营,装备和兵员比防戍营稍好一些,但是简略了机动上的骡马配备而多配小炮大铳以强调防御性,主要针对一些非直接控制下的外缘飞地,的重点和扼要进行控制镇压的需要。

  当然了具体

  请收藏:https://m.xiaoni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