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章 林家小吃店_尝春酒(美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肚子,她指着图画,一字一句介绍道,“我们小店卖的是状元及第粥。”

  周围有人好奇地围过来,“这名字可有什么讲究?”

  林绣沉吟片刻,絮絮讲来其中“典故”。

  说是前朝有位状元幼时家贫,常到粥店帮工。老板体恤他年小懂事,把剩的青菜、杂碎、丸子烩成生滚白粥。这状元高中之后,对此粥念念不忘,故起名为状元及第粥。

  这无头无尾的故事取材自明代才子伦文叙,又由她做了些艺术加工。

  编故事嘛,管他主人公是状元郎还是探花使。连景区的塑料石头都能说成是观世音点化过的,这就权当为枯燥生活创造些美好的遐思。

  林绣一脸镇定地继续胡扯,“据说当地吃过粥的孩子们大都考取了好功名。”

  许是家里都有小孩,围观几人听完皆是一副感触极深的样子。

  她趁热打铁道,“明日开业,诸位可领孩子前来试一试。”

  依旧打的是先尝再卖的算盘。

  众人都点点头,接过传单七嘴八舌讨论起来。

  不管是拜孔庙还是算卦求签,古往今来的学生家长都是一种心态,无非求个金榜题名。经这一波宣传,她手里的广告单被哄抢而空。

  这副好口才不去说书真是可惜啊。林绣收拾好东西,美滋滋正准备回家,突然听得有人从背后叫她的名字。

  庄氏刚从书堂出来,手里提了个空篮子。她上下一打量就猜出来了,八成大约是为她家小旗子开蒙入学之事。

  见她问起,庄氏很不好意思地道,“送与先生一点微薄贽礼。”

  林绣点头,模糊记得哪位街坊提起过,姜先生是她娘家远亲,免了小旗子的书堂钱。

  儿童多四岁开蒙认字,学过对子、背过经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才算正是开启应试科举。

  她之前看文献,古人似乎是极重视拜师礼,小到果子山货,大到黄金白银,总要拿些什么上门求师,以此表示重视。童生们则常由大人携着来拜访夫子。

  林绣对此毫无偏见,拜师孔夫子还需执束脩相见呢。

  说起上学,她的话滔滔不绝起来。在附近打听了许久,也没找到适合的书堂。

  庄氏自动给这一大段话画出重点,“待两人上学后,姑娘的店里岂不是只有自己?”

  林绣摇头,“这倒无妨。”

  若生意好,哪天去雇几个可靠的伙计。若不好,自己一人就足以应付。

  庄氏想了想,“林姑娘,我最近得了闲,不如去帮你做活。”

  这倒是极好,省下自己再物色可靠人选的功夫。

  “按月付工钱,这是定金。”林绣从荷包里抽出张银票塞进她手中。

  庄氏筛糠式地忙摆手,“帮忙而已。”

  林绣笑眯眯地不依不饶,“雇工有雇工的道理。”

  “那我先试三日,姑娘觉着行再说。”

  林绣只能笑着应下,两人边

  请收藏:https://m.xiaoni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