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五十二章 座位下的鲜血_奋斗在五代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朝会向来枯燥乏味,特别是对李重进这样的武将来,郭荣与一帮文臣们讨论的东西大部分他都提不起兴趣。

  偏偏李重进的本官在武将中处于最高的那一撮,按官阶来站位,他就站在武官班列的最前方。

  在李重进的面前,就是监督朝会礼仪与秩序的殿中侍御史。

  再往前,便是当今子郭荣高高在上的御座。

  所以,李重进即便已经泛起困意,却依旧要努力瞪大双眼,做出一副认真聆听的模样。

  李重进身边站着的李筠也是如此,甚至还乘着郭荣与首相范质讨论限佛时,偷偷摸摸打了个哈欠。

  新年的第一个朝会,一开便是三个时辰,从蒙蒙亮开到了日上郑

  郭荣与众多朝臣商议了过年休沐这七累积的奏章,并为这一年朝廷的主要政策方向定下了基调。

  但这朝会还只结束了上半场,郭荣贴心地为各位大臣准备了午餐,准备在餐后继续开始下半场。

  午餐的地点,就位于这崇元殿两侧的风雨回廊内,众朝臣都须跪坐用餐,按照官阶的高低,各级别官员的伙食也不尽相同。

  这回廊下用餐的传统,起源于唐太宗时期。

  唐太宗勤于理政,早朝常常开到午后,为了照顾饥肠辘辘的朝臣,唐太宗便在殿外的屋檐和回廊下提供工作用餐,开创了“廊下食”这一制度。

  唐之后的五个朝代尽皆推崇唐制,这“廊下食”的传统自然也是照搬不误。

  “呵,这廊下食还是一如既往的寡淡。”李筠与李重进一同来到对应的座位,打量了一眼早就摆好的食案,不由揶揄了一声。

  案上不过一碗清汤羊肉汤饼,五片薄薄的水煮羊肉,一碟腌菜,以及一碗掺了些许肉末的粟饭。

  四样吃食中一点油星都见不着,而且下午还要继续朝会,酒当然也是没有的。

  官阶高如一品的使相都只有这点伙食,与会的低阶朝臣那就更寒碜了。

  六品以下的朝臣,甚至连肉都没樱

  唐朝的“廊下食”周朝是学会了,但唐朝中前期的富庶,却是此时不具备的。

  皇帝郭荣尚且节衣缩食,各衙门的餐食也是能省则省,郭荣当然不舍得为这“廊下食”破费太多。

  不过李筠这些年在节镇,着实享受了一番奢华富贵的日子。

  五州赋税在军用之余,每年还能给他留下万多贯的盈余,而这些钱大多被李筠用于享乐,光歌姬,李筠就养了五十余人。

  “过年这几日你还没吃腻么?”李重进坐在李筠的身边,揉了揉壮实了一圈的肚腩:“我倒正想吃点清淡的。”

  站了足足有三个时辰,而且滴水粒米未进,李重进早已饥渴难耐,当即就拿起筷子享用起来。

  极度饥饿的时候,即便是寡淡无味的汤饼,都味如珍馐。

  仅用了半刻钟,李重进便将案上四样吃食一扫而尽。

  打了个嗝,察觉到

  请收藏:https://m.xiaoni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