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五章 南唐动向_奋斗在五代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寿州城目前依旧在伪唐手中。”赵匡胤向三位同僚公布这条重磅消息时,语气很是和缓,仿佛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作为军中高级武将,赵匡胤当然早就知道捷报为假,并向滁州上下隐瞒了此事,只是今日朝廷发来诏书,他必须向下面澄清。

  马崇祚眼珠一转:“那捷报之事该如何收场?”

  “那份捷报的内容并非真实,乃是翰林院誊写诏书时有所错漏,目前,翰林学士承旨徐台符已告老,另有五名翰林被夺官查处。”赵匡胤顿了顿,环顾三位同僚,接着说道:“捷报之事就此了结,等会就在州衙外张贴告示。”

  说罢,赵匡胤看向马崇祚:“马知州,劳烦你将朝廷的诏书散发到三县去。”

  “是。”马崇祚应了一声,接着问道:“那下官返回衙门后,也是如此向胥吏们解释么?”

  赵匡胤轻轻颔首:“正是如此。”

  马崇祚低头看着地上的青砖,不再出声。

  朝廷的法子竟然与自己的猜想如出一辙,看来从古至今,都是这般解决问题的,只是可惜了这几名翰林学士,不过徐台符被迫告老,对冯吉而言恐怕不是什么好消息......李延庆对朝廷的处理手段早有猜测,除了在心中吐槽两句,表面上依旧秉持着缄默。

  高锡一开始很是错愕,但他清楚官场中的各种门道,再联想到朝廷最近对濠州城的进攻,很快就反应过来:

  这所谓的捷报,所谓的寿州大捷,从一开始就是假的,寿州城一直就没有被周军攻占过;

  朝廷故意散发假捷报,估计是为了骗濠州守将上当,如今这个目的已经达成,或者遇到了重大挫折难以为继,朝廷便开始出来澄清假捷报;

  为此,就需要誊写诏书的翰林学院出来顶罪,翰林学士承旨徐台符以及五名学士成为了牺牲品......

  好大的阵仗,不过与自己无关,只要不妨碍自己捞钱,这都无所谓,最要紧的是这滁州到底还能维持多久的安稳......

  高锡还并不知道,周军在濠州城下吃了亏,已经退回了寿州。

  正当高锡沉浸在思绪中时,赵匡胤将其叫醒:“高判官,你可还有异议?”

  高锡回过神来,扭头看了看身旁,见两名同僚都盯着自己,便微微低头,恭谨地回道:“下官并无异议,全凭太尉做主。”

  “很好,那便散了。”赵匡胤起身,离开公案,挑起身后的门帘,离开了公廨。

  四位主官默契十足,对朝廷这份澄清诏书将会带来的影响闭口不提。

  李延庆返回推官衙门,立刻召集衙内的胥吏。

  “今日有一件要事向诸位公布。”李延庆扫视五位胥吏,沉声道:“朝廷之前下发的寿州城破之捷报,系翰林院誊写错漏,目前以翰林学士承旨为首的六名翰林,已被革职查处,朝廷已

  请收藏:https://m.xiaoni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